最美家乡江苏省张家港市简介

家乡区县: 江苏省张家港市

张家港(Zhangjiagang),原名沙洲。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张家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东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张家港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张家港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在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服务业和社会建设等领域成就显著,一直处于中国县级市的前列。

1 简介

张家港市地处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张家港市ID号:320582,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经济发达的南通、常熟,距上海98公里;

2 城市介绍

张家港是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5万。可以用四句话来简要描述这座城市:

第一句话,古老的土地、年轻的城市。说她古老,是因为境内的东山村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太湖流域、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吴文化中保存和传承得最好的吴歌是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斫竹歌》产生于6000多年前。境内古黄泗浦还是唐代鉴真大师成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说她年轻,是因为建县市只有50年,1962年从常熟、江阴各划出一块合并成立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

第二句话,经济繁荣、民生幸福。1994年以来,张家港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县市前三甲。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2.3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城乡社会事业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1万元。人均预期寿命80.99岁。

第三句话,城乡一体、高度文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加快实现一体化,城市化水平达到63%。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老典型,是唯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县级市,也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首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累计荣获国家级以上荣誉160多项。

第四句话,精神引领、科学发展。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的力量之魂、动力之源,被誉为苏州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着力打响以张家港精神为核心要义、以实干创业为关键内涵、以永争一流为鲜明导向、以文明进步为显著特征的城市文化品牌,以张家港精神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引领张家港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 发展历史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3]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商末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秦代属会稽郡。

晋晋代,江阴郡下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梁代,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唐以后,属江阴县。

唐宋年间,香山和镇山之间有一涧谷流漕,终年涧水不绝,溪流潺潺。如遇大雨,山洪直冲流漕所在东江湾沙,形成水渠。这条水渠后来竟成为闻名中外的“张家港”。

据南沙镇山村六组张兴生珍藏的《重修张氏宗谱(孝友堂)》载,明代万历元年(1573),有张南山者,自靖江生祠堂卜居香山北麓,此为张氏香山支始迁祖。南山公在此化钱买券,开发圩塘,流渠旁边遂形成村落张家埭。

由于开发的圩田常受山洪的涝渍,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张氏合族集议,子孙齐心协力,将流漕拓宽成河。新河面宽3丈,底宽1丈,长300余米,由此免除了涝渍之苦,但未有河名。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张氏为经营粮米自备木船3条,往返于扬州、高邮之间,数载后获利甚丰。为让木船能停泊到自家门口,再出资募工拓宽此河,并在屋旁河之尽头拓成倒潭1只,以便木船调头。此时河面宽7丈,底宽3丈,重载木船可进出自如,已蔚为大河,但仍无河名。

清代康熙二年(1663),江阴县衙拟在澄江门和巫山之间修建马路,勘察丈量到此河时,发现此河无名,于是请大桥镇镇董吴翼之提议起名。吴翼之知道此河张家港位置图乃是张氏祖上所开,后来又是张氏裔孙拓宽,遂提名称“张家港”,并报江阴县衙认定备案。康熙三年(1664)冬,江阴县衙正式批文命名此河为张家港。

由于长江中沙洲积涨迅速,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大片沙洲与江南古陆接连,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民国,划常通港以北约10平方公里沙地予通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在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洲县,南部及常熟、江阴两县的边界地区设立虞西县(县治今张家港市塘桥镇妙桥办事处)

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62年,从江阴县和常熟县各划出数个公社,新建立沙洲县。

1958年,江阴县人民政府组织6万民工和千名解放军官兵拓浚张家港,河总长达38.11公里;1968年再次拓浚,张家港遂成为内河6级航道。1982年,张家港港正式对外开放。

1986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市人民政府驻杨舍镇。

地理区位

4.1 区位

张家港市地处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

张家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

4.2 水文

潮汐:张家港港位于感潮河段内,属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6.69米,最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19米

潮流:流态为往复流,但在洪水季节有时为单向流,流向均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无回流等现象。

大潮平均流速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米,受铜沙金浅滩影响,船舶吃水在淡水9.5米以下可乘潮而进。

4.3 地势

张家港全境地势平坦,河港纵横,有大小河道6033条,总长4477.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陆地有河道5.71公里。

4.5气候

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4.5 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岩、砖瓦粘土、矿泉水、煤炭、天然气等,其中石英砂岩储量6000万吨,已探明的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储量约为8000万吨。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百余科近500个品种。

5行政区划

张家港市辖8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原常阴沙农场)。杨舍镇是张家港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辖镇

面积(km2)

人口(2004年数据)

下辖(街道)办事处、社区、行政村、管理区

杨舍镇

152.83

254992

5个办事处、4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51个行政村。

塘桥镇

94.42

87523

2个办事处,9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金港镇

125.98

168672

4个办事处,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

锦丰镇

113.99

112714

2个办事处,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乐余镇

84.88

87700

2个办事处,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凤凰镇

78.77

64242

2个办事处,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南丰镇

47.50

78300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大新镇

40.24

36074

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常阴沙管理区

37.43

21361

1个社区、13个农业管理区

断桥残雪cc93(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