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棚
建国前,黄埔地区内均无固定演出场所,农村圩镇演戏时,则临时盖大戏棚。戏棚又名“千斤”,分“大棚”、“子棚”两部分:“大棚”是舞台,后台和音乐棚两侧另搭有供小孩看戏的“仔棚”(每座约十余平方米);“子棚”即观众席,分为“竹床位”和以木板作座位的男棚、女棚。舞台与观众席有宽达4米的通道,名为“企地”。“企地”和“仔棚”不须购票自由出入,男、女棚分别接待不同性别的观众,“竹床位”则无此限制。神诞演戏在“子棚”正面悬空中搭一神龛。戏棚造型有“鸭棚”和“鳌鱼脊”两种;“鸭棚”如通道式平房,但比水乡大型鸭寮高大得多。“鳌鱼脊”四面飘檐,正脊两端翘起,以鳌鱼图案作饰物。皆以杉、竹为架,木板作墙和地台,编织葵叶作上盖。因此,防风、防火性能极差。清末民初时,戏棚火警时有发生。
黄埔区青少年宫影剧院
1982年3月,黄埔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决定兴建黄埔区青少年宫。是年4月,区组建筹备小组,开展筹建工作。青少年宫用地面积28800平方米,1983年9月正式施工,1984年10月竣工。1989年7月,动工兴建青少年宫影剧院,1991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观众席位1170个。
广州港港湾影剧院港湾影剧院
是广州港务局为职工群众兴建的娱乐场所,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有1722个座位。放映电影,晚间有时候演出粤剧或文艺节目。影剧院设有桌球室、冷饮部、小卖部等,北侧有招待所,逐渐走向多项经营。
广东省电力一局影剧院
该影剧院是广东省电力一局职工的文化娱乐场所。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个。
文冲船厂影剧院
该影剧院是文冲船厂为职工群众兴建的文化娱乐场所,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个。
录像室
是80年代新兴的小型放映室。其设备较少,座位不多,从业人员2~4人,放映的多是港台和外国进口的录像带。据1991年统计,黄埔区共有录像室57间。
卡拉OK歌舞厅
卡拉OK是以音像制品代替乐队伴奏功能,80年代初由香港传入时,即受到城镇富裕家庭的喜爱。宾馆、酒家、文化站、个体户亦纷纷开设营业性的卡拉OK歌舞厅。至1990年止,黄埔区有卡拉OK歌舞厅57家。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6624968.html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iangxiuxian
微博:http://weibo.com/u/5296295084#!/p/1005055296295084/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angxiuxianlov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