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中

家乡区县: 安徽省大观区

1 历史沿革 安徽省安庆第一中学,前身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学堂由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倡议主办,首任监督为桐城派后学大师姚永概。后经分合变迁。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至1956年始定为今名。1959年确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1988年确定为国家教委直接联系的学校,1999年确定为省示范高中,2001年确定为全省高中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学校视察,是毛主席视察的唯一一所中学。 学校名流荟萃,桃李芬芳。知名教育家王星拱(后任武汉大学校长等职)、杨亮功(后任台湾大学校长等职)、程演生(后任安徽大学校长等职)、李光炯(曾创办安徽旅湘公学)、孙闻园、程勉等先后任校长,李则纲、孙养臞、徐天闵、邓达澄、沈兰渠、杨明高等名师曾执教于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学者胡适、高语罕等曾为师生讲学。创办近百年来,培养学子32300余人,其中建国54年来,就达24000余人。在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中,一大批成为各界名流。彪炳史册的革命家,军事家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八一”南昌起义任南昌城卫戍司令兼政委彭干臣,创建东满抗日根据地并任东北人民军第二军军长童长荣,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等。 学校现有初高中57个教学班,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68人,有14位教师担任省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理事等职,市学科带头人14人,获得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教职工达百余人次。学校被命名为“省文明单位”、“省花园式单位”、“省绿色学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我校先后接待过美、日、英、德等十多个国家学者和友好人士的来访与讲学。 2 学校典故 凡在安庆一中学习、工作过的人,有谁会忘了校门口那棵苍翠遒劲的罗汉松呢?它如一位慈祥长者,于晨曦夕照间,日日守望着这方教育园地;又如同一个来自时间深处的使节,翻开泛黄的书卷,用深沉而缓慢的声音向人们讲述着一中百年来的沧桑巨变。近百年来,一中校园已有过几番变化,而罗汉松依旧挺立门前,迎接从四方归来的校友。在校友们眼里,罗汉松是一中的标识,他们依靠罗汉松找到母校,也寻回了他们如诗如画的青春年华。 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植松者就是安庆一中第九任校长、教育家、发明家王慧泉先生。先生名立权、慧泉是字,为安徽怀远人,生于1888年,1911年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其后执教于凤阳公立模范学堂及凤阳一高。1919年左右,慧泉先生应省立一师(今安庆一中)的邀请来到安庆,1923年任一师校长,历时两年。罗汉松便是先生此时所植。 慧泉先生植松时的情景已不可探寻,数年前安庆胡氏家族的一位名演员——胡浩老人曾回母校,提到植松时他和孙闻园先生在场。只可惜,打算向胡浩老人请教时,竟得到老人已骑鹤归去的消息。历史渐渐消失在这一代人离去的背影里了,只有罗汉松发出细碎的风语,似乎在告诉后人慧泉先生的那番苦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因孱弱而悲哀、而奋起的年代。数十年里,整个国家都处在不停斗争、不停变化中,无数热血青年四处寻求强国之路,慧泉先生也是其中一位。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不是那种站在台上奋臂疾呼的鼓动家,更不是躲进小楼读书诵经的书生,而是沉稳有为的实干家。 慧泉先生是一位进步的教育家,他先后在凤阳、安庆等地的多所名校担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25年还应邀进教育厅,先后担任省专科视察、省视学等职、其间曾阻截当局对进步学生之蠢动,凤怀人士莫不崇敬先生之胆略胸怀。他还翻译英国人耶戈的《无机化学》作为讲义,并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因日寇入侵未果。慧泉先生为教育事业奋斗了整整一生,从安庆医职(今安庆卫校)退休那年他已是70高龄。 同时,慧泉先生还是一位实业家和发明家。他一边教书,一边利用特长研制有利于民生的器械。他所发明的“慧泉电疗机”获得巨大成功,不仅震动科教界,在市场上也受欢迎。国民党政府农商部特颁褒奖令给他,并发专利执照。慧泉先生提倡科学、振兴祖国之举,为当时教育界人士所敬佩。1919年,省教育厅厅长董嘉会在凤阳视察时对慧泉先生甚为嘉许,誉为“淮北校林模范”,并报请教育部颁奖章一枚。 “五四”运动后,民族意识日趋强烈。慧泉先生领着贫寒学生研制粉笔、电池等应市,以抵制洋货入侵。产品商标是一只有力的拳头,取反对列强经济侵略之意。抗战初期,慧泉先生执教于国立八中。该校有十个部(分校),纵横几百里,师生数千人。教学与生活用品非常紧缺。于是,慧泉先生就地取材,创立了“八中工厂”,产品达十余种,不仅供应师生,还行销湘川黔边境,缓解了当地人民物质匮缺之苦。 抗战胜利后,慧泉先生受友人之邀再回安庆,同时担任六邑中学和安庆医职教导主任。解放后,先生年逾花甲,仍在安庆医职教授《药物分析化学》。五十年代,他作为无党派民主人士,被特邀出席安徽省第一、二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68年10月逝世于淮南,享年81岁,遗有诗词50余首,编为《阿平白水山人诗钞》。 3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27673平方米,分校468亩。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校大门、教学大楼、科学馆、图书馆、校史馆等建筑造型典雅,树木、花圃、假山、喷泉相映成趣,作为古志见证的夫子庙、罗汉松风韵犹存。环境优雅,学风纯朴。学校被命名为“省文明单位”、省花园式单位、“省绿色学校”。学校以“严谨、文明、勤奋、求实”为校训,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严谨治学的优良校风,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实践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学校”等称号。先后接待过美、日、英、德等十多个国家学者和友好人士的来访与讲学。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走“一体两翼”发展道路(一体指本部,两翼指新华中学和开发区分校)。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以争创全国示范高中、举办百年校庆为契机,加速本部和开发区分校的建设步伐,为学校下一个百年辉煌奠定良好基础。 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教育教学质量堪称一流,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学生多次荣获得省理科、文科状元。学科竞赛硕果累累。1992年,高二学生何斯迈荣获第33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学校现有高初中57个教学班,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8人,有10位教师担任省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理事等职,获得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教职工达百余人次。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wxcuwy569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0528136.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riends?leftnav=1&wvr=5&isfriends=1&step=

wy569(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