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丝绸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在我们鲁山多山,柞树成林,适于养蚕。从鲁山城西行,遍山郁郁葱葱,皆柞树也。粗如椽者,树老叶硬,不适于蚕食,多砍伐了作窑梢或种植木耳用;成墩如灌木者,叶芽鲜嫩,最宜放养。每当开春,蚕农们把幼蚕由蛾房先抱到河边喂养,然后顶至山坡上放养,日夜看护,只五六十天,蚕儿就吐丝结茧。蚕农视蚕坡为聚宝盆,把柞树当摇钱树;蚕坡柞墩,那是蚕农赖以生存的宝物。俗谚“一季蚕,半年粮”、“筐坡十亩田”、“宁舍懒婆娘,不舍蚕丝行”,极言养蚕织丝之重。民国初年,仅四棵树乡就有48家丝行,县城有200余家,织绸机达5000台,外地客商长期坐庄收购。其后兵燹匪患,战乱频仍,苛杂迭兴,交通受阻,销路不佳,蚕丝锐减,织绸衰败。解放后,鲁山为发展丝绸业,建有国营缫丝厂和丝绸厂,设蚕业局专司帮扶蚕农养蚕。而今已少有缫丝织绸者,所产蚕茧少量粗放加工成丝绵,大多卖往外地。
     鲁山丝绸源始于山东,后来逐渐传入河南省的豫西、豫南地区。鲁山丝绸是用当地柞蚕丝纺织而成。过去多采用手工缫丝,手工绸要经过选丝、 络丝、整经、打纬、织绸等多道工序。这种手工纺织出的柞绸, 手感爽滑,柔而有骨。染色后,色泽鲜艳柔和,光彩夺目。用它制做服装,穿着轻盈、凉爽,尤其制作裙装,袅娜秀丽。相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每逢加冕或举行盛大宴会,总爱穿上鲁山绸做的礼服,以示高雅。具有拉力强、伸度大、易染色、耐高温、抗酸、抗碱、绝缘、吸湿性强等特点。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商品赛会上,鲁山丝绸被称为“仙女织”。

     鲁山绸是平顶山最为著名的丝绸制品,为山蚕之丝。分水丝绸、干丝绸两种。未出蛾的茧,就釜抽丝所织之绸为水丝绸,其线条均匀,色泽白而透黄、质地轻柔,坚韧耐磨,弹性好,无皱纺,不起毛,易染色。已出蛾或将出蛾的茧,蒸后抽丝所织之绸为干丝绸,其线条欠匀,色泽较差,但坚韧耐用。
买丝绸制品,就选以鲁山丝绸为原料的丝绸制品。物美价廉,它是鲁山人民勤劳、纯朴的象征。

生生(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