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境内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两岸及秦巴腹地原始人类部落就已出现,并与周边地区有多方面的联系。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安康为庸国的封地,史称“上庸”;春秋时为秦、楚、巴三国辖治,战国时成为秦楚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安康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在安康地区新设长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东汉建武元年(25)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
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
隋复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唐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西道,下属县与隋基本相同;宋设金州安康郡,辖6县;元降金州为散州,属兴元路,下辖洵阳、平利、石泉3个巡检司和汉阴县;
明代前期设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洪水淹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原改属各县复归统辖。
清初仍设兴安州,顺治四年(1647),州府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改设兴安府,下设安康、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辛亥革命后,废兴安府,安康隶属汉中道,在清代6县的基础上,先后增设宁陕、砖坪、汉阴、镇坪4县。民国22年(1933)废道,县直属于省。24年(1935)设陕西省第五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10县。1949年12月改为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元月改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安康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安康县(市)、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白河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等10县(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设安康市人民政府。汉阴油菜花节
时间:每年3月下旬
每年3月下旬,在安康汉阴会举办“汉阴油菜花节”。此时陕南汉阴早已是花的海洋,境内月河川道齐齐盛开的数十万亩油菜花,与远山近岭的桃花、李花及山野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春的画面。
汉阴从2006年起开始举办油菜花节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于2007年被中国产业年会评定为“中国十大花卉节庆”。
安康龙舟节
时间:每年“五一”期间
赛龙舟,又叫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也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巴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深受楚文化影响,民间自古喜龙舟。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汉江两岸群众都会用划龙舟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000年端午节,安康市举办了首届龙舟节,后来又将这一盛事改在“五一” 期间举办。
除了竞速比赛等传统项目外,特色项目“群雄闹汉江”——抢鸭子是安康龙舟赛的一大看点。当数十只鸭子被抛入江中时,各条龙船奋力划近,展开紧张激烈的水上追逐。舟上健儿翻身入江,争抢在水上惊游乱扑的鸭子。
安康龙舟节坚持以“生态旅游兴安康”为主题,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被赋予了汉水文化、生态旅游、经贸洽谈等更丰富的内容。龙舟节期间还有“陕南民歌大奖赛”、“夜赏汉江”等旅游活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