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小故事 仙人圳传说

家乡区县: 韶关市始兴县

始兴流田水至围溪的水圳,即现在的围溪电站水圳,从前叫仙人圳。水圳由流田水的东面山边穿过十余个大山头至上南坑村对面半山腰的一个坳口出至围溪,有几千年的历史。使人难理解的是,古时候无测量仪器,能使水圳全程十多公里,上百个弯曲均顺流水到坳口,既无急流滩,又没有积水之处,这是怎么测定和施工的?传说这是一个神仙开的圳,故名仙人圳。围溪周围很少大山水,能长年灌地面积约60%,有的一个多月不下雨,作物就难生长,若遇上雨量不均的年头,有不少土地受旱,靠天花水种地是不牢的,大旱之年百姓求天天不应,拜地地不灵,百姓为水的苦恼感动了上帝。一位仙人为民寻水解忧。发现远处流田水的深山大溪水可引到围溪来,但如何开圳引水又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可引水之事告诉百姓,一无法测量水圳,二很难组织大量劳动力去开水圳,三水圳通过别人的山岭难处理。仙人最后考虑还是自己开通水圳,把水引到围溪。于是,仙人在一个夜里,用绳子牵引着一只草鞋从流田水源头分路往山边走,草鞋在仙人后面拖拉过的地方成为一条水圳,溪水跟着顺流而来。经过几十座大小山腰窝埂才到达上南坑对面的一个山坳,水流过山坳就自然流入围溪了。从此,增加了围溪的灌溉水量,原是旱田也能保收了,农夫皆大欢喜。可是,仙人圳通水时间不久,南坑村有人反对把流田水往外引,但又不敢去堵塞仙人开的圳,后来设法在出水的山坳里建造一间寺庙,因山坳小,用神庙横跨山坳,塞住水圳,来往人只能从神龛前面走过,起名 “庙坳”。意思是神仙开的圳用神仙来堵塞,谁也不敢破坏。后来,围溪百姓曾在庙墙背的屋檐水沟挖深一点,少量水能流过。因累遭堵塞,而且填土越高,又无法通水。

1952年,大搞兴修水利,毁了庙才把水圳开通,并简单修补了水圳,水能流到围溪。可是,水圳多年失修,水流量不大,1958年建流田水库才把水圳整修好。后来,建围溪电站时又再进一步全面整治水圳。从此,围溪可以说是旱涝保收了,成为富饶的米粮川。

Thegoblin(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