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唱书(启海评弹)

家乡区县: 江苏省启东市

 

      民国前期的数十年间,沙地各地集镇上茶馆、书场遍布,以评话为主的曲艺演出常年不歇。老百姓称之为“听唱书”。
      “毛竹签子七寸长,手敲小锣唱开场”,随着锵锵的锣声,以启海乡音为本的“评弹北调”说书就开场了。早年,在沙地启海一带的路头小店、人家宅头,如此唱书的场景十分普遍。
      “评弹北调”是沙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沙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考证,评弹用琵琶弦子伴奏,以吴语方言说表,本是江浙一带的说唱艺术。随着启海南部开生成熟,一些跑单帮、吃香火饭的,在江南码头、市镇茶馆听了苏州人说书,十分羡慕,于是回到家乡在路头小店摹仿着说了起来。他们按照各自的行业特点来说唱,或唱阴歌调,或唱佛序调,也有的唱山歌调。总之,各唱各调,说到哪里,唱到哪里,不讲究音韵平仄。之后,又使用起最简单的钹子为配唱乐器,边敲钹子边唱,再加上爽朗质朴的唱腔、粗犷自由的节奏,通俗易懂的唱词,很符合下里巴人的胃口,听众不少。
      也不知道是哪位聪明的沙民还是说唱艺人,将它和苏州人的说书艺人作了划分:苏州属于江南,唱腔统称“南调”;而启海在江北,唱腔统称“北调”。“评弹北调”之名渐渐形成。沙地启海最早开始唱“北调”的说书艺人是张仲飞、杨点梅等人。当然,“北调”内部也有诸多流派,各有各的“粉丝”。民国以后,沙地聚星镇钹子艺人倪省三将他哥哥传授的北调新腔“本腔嗯嗯调”发挥到了极致,成为“评弹北调”的代表人物。后来于1956年成立的启海评弹就是从“北调”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Annacoraa(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