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西依洪泽湖,与泗洪、泗阳隔湖相望,东挽白马湖,与楚州、宝应、金湖水陆相依,南临淮河入江水道,与盱眙毗邻,北濒苏北灌溉总渠,与清浦接壤。
洪泽旅游资源可概括为“一湖、一堤、一山”。洪泽湖是世界著名的“悬湖”。洪泽湖大堤历史悠久,有1800多年历史,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河闸是闻名中外的大型水利枢纽,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老子山地处大别山余脉、淮河入湖口,也是著名的道教文化起源地。国家级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项目正在实施。环湖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达100多处,是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理想胜地。
洪泽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万年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即生活在洪泽湖一带,五千年前,共和镇一带已建立起父系氏族村落。
并且它也是淮河中下游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解放后,尤其是 1956 年建县后的努力,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洪泽人民高扬“ 团结、创新、实干、争先 ” 的新洪泽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洪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潜在的、丰裕的资源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强劲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俗称"娃娃节''。前几日,家家包粽子lo粽子是用新鲜柴叶子包裹糯米,掺进红豆或红枣等物,裹得越紧越好,煮熟后香粘鲜美。这-天,早餐吃糠子和鸡蛋,在大门上方插菖蒲、青艾条。旧时,还在堂屋中心悬挂一幅面貌丑恶、身着红袖箭衣、带将士巾、手执宝剑的钟馗像,叫"判官",在大门上贴 "端午符",皆为祛邪。中午喝雄黄酒,有的人家还在屋内、庭院遍洒 .雄黄酒,以驱"五毒''。午餐后,用艾水给孩子洗澡,在孩子耳朵HR、肚脐眼涂抹雄黄酒,又在脖子、手腕、脚腕处系上五色丝线,叫"百索",也为避邪消灾。有些孩子腰间,还挂上一个香袋,叫"香囊",是采集百草合药制成的。端午节划龙船,是沿袭千年的习俗。在涟水县城,还有端午节下午爬宝塔的风俗,红男绿女争相到城西能仁 寺,爬上妙通塔.饱览城乡风貌,说是可延年益寿。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凝视着万里长空。洪泽湖,地处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纳淮河巨浪,东泄长江、黄海。水位在12.5米时,湖水面积约300万亩,是江苏省第二大淡水湖。湖岸线弯弯曲曲,全长约365公里。周围是江苏省的淮阴、清浦、洪泽、盱眙、泗阳等县区,均属淮阴市所辖。 据史书记载,远在200万年以前,洪泽湖是黄海海湾的一部分。由于巨流大川的冲击,海湾退成了内陆,留下了许多湖泊与水塘。公元616年,随炀帝乘船“游幸”江都,一路干旱,途经破斧塘时,适逢大雨,一时兴起,便将破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的洪泽浦,已是一片泽园,遂又改名洪泽湖。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淮并交,洪水暴涨,明祖陵、泗洲城和周围许多村庄均侵入湖底。明清两代,为了维护南北水上交通,不断对东岸防洪大堤加固增高,洪泽湖遂成为著名的“悬湖”。据测,洪泽湖底层是海拔10米左右,洪泽湖大堤东的地面只有海拔4~8米,所以古有“倒了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清淮(原清江市、淮安府)不见面”的民谣流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