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烈士

家乡区县: 贵州省长顺县

革命烈士陵园

     萧国宝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面,与长顺县民族中学毗邻。陵园占地面积4.19公顷,左为小山坡,右为蓑衣坡,三座六角红柱小亭遥遥相望。两山翠柏森森,地坪绿草如茵。
1950年,长顺县开始修建萧国宝烈士墓。1954年,正式规划修建萧国宝烈士陵园,1955年建军节完成工程建设。萧国宝烈士之墓位于墓地正中前方,建成四方圆顶石墓,高1.33米,墓碑上端刻有红色五角星,碑中央刻着“萧国宝烈士墓”。在萧国宝的墓后安葬了与之同时牺牲的战友以及为长顺的解放和建设而光荣牺牲的30多位革命烈士。
墓地前沿修有拱式石框门,上刻“萧国宝烈士陵园”七个大字(林碧梧书),两旁石柱上则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和“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对联一幅(夏协六书)。沿门柱两侧,还分别修有细料石墙,上有狮子头柱,石板栏杆,颇为庄严肃穆。
石框门台阶下,分别沿山脚修有一个长条花台,中间是走道。在起道的中央,建有喷水池,池内置钟乳石假山,形状各异,错落有致。两山半腰修有六角亭一座,与喷水池相映衬。
1997年4月5日,经中共长顺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命名革命烈士陵园为县级爱国主义暨国防教育活动基地。同年11月13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萧国宝烈士陵园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对陵园的建筑进行修整补建和绿化。在陵园内墓道两旁移植数十株杜鹃花、松柏;在墓后移植连片草坪,并栽种各种花草;在行道两旁的花台上安装六根路灯柱;在入门处修建护园值班管理室一个;连带游廊的六角琉璃瓦阁楼一座;又在相望的两山分别补建一个凉亭。
1999年,继续对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绿化、美化及维修。
2000年至2001年,县政府投入资金22.5万元,除裱新碑文外,对陵园进一步完善。对陈列室的改造,以原有的老建筑为基本构造骨架,屋顶加盖防水层,墙面贴瓷砖,恢复旧式木门窗,并裱新朱红,设二楼为陈列展厅,精心装修后,内设人文景观,以清剿顽匪曹绍华的“英雄血洒斗篷冲”为主题,以舍生报国的萧国宝为主要刻画人物,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特请长顺县民族中学资深美术老师龙康华创作31幅情节连贯、气势壮观的连环画,以镜框装裱悬挂在大红平绒为底的墙面上,供参观凭吊者瞻仰。一楼开设休闲文化茶座,设象棋、围棋、乒乓球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外景建设包括以“浩气长存”凉亭为中心的盘山道及主题为“国魂”的绿化带。其中全长约400米的盘山道,统一用水泥依山就势筑级蜿蜓而上,外侧一律采用钢筋混凝土筑柱,加以双钢链作护栏,直通山顶,并在沿路空处移植了棕、翠竹及其他点景花草。“国魂”绿化带则以不规则块面进行有机分割,其间留出曲径,并以大理石镶嵌美化。另外,因地制宜新开辟了加护栏的水池一个,放养数尾红鱼;建露天棋台两个,长约15米的休闲走廊一个,为前来游览祭奠的人们提供了休闲的便利。因为绿化出色,被县绿化领导小组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2002年,萧国宝烈士聚酯铜像塑立完成,并于清明节举行揭幕。同时,新修建了部分小道、围墙,为陵园又增添新景。
革命烈士陵园 萧国宝烈士陵园,经过历次整修,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新观念、新视觉、新手法打造,面目一新。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暨国防教育的基地,而且成为参观、休闲等为一体的园林式场所,终日游人不绝。

 

 

 

 

 

营销朋友(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