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廉政主旋律 传播作风正能量

家乡区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县有关厉行节约规定,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转变干部作风,减轻基层负担,近年来,我县湾岭镇以规范基层公务接待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廉政食堂建设,认真落实“零接待”制度,着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
一、严格制度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湾岭镇廉政食堂自建立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堂管理制度,从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到食品采购、食物制作等等都有详细、严格的管理规定,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如日常的食品采购,均统一到具有相关卫生资格的指定采购点购买,有效保证了食品来源的安全性;在菜肴的制作上,食堂人员针对每天用餐人数按需定量制作饭菜,并每天更换菜式,保证每桌有两荤三素一汤,既丰富了饭菜品种,保证了质量,又减少了奢侈浪费;湾岭镇还制定了食堂卫生制度,对工作人员、食堂环境、食品、餐具的卫生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食堂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此外,食堂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有《健康证明》方能上岗从业,并注意着装统一整洁。
二、完善配套设施,营造良好就餐环境
自2008年以来,湾岭镇按照“简约、卫生、整洁、安全”的原则,陆续投入资金完善机关食堂的各项基础设施,并购置了消毒柜、冰箱、抽油烟机、空调、炊具等,每个窗户均安装了防蚊虫纱网。还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及时对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和维护,营造了良好的用餐环境,有效保障了用餐人员的健康安全。目前该食堂可容纳约90人用餐,已成为解决镇干部职工日常用餐、各种公务接待的最佳场所。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人员内涵
为形成自身独特的食堂文化,湾岭镇在添置“廉政食堂”必要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食堂装饰,执行相关规定,有效加强食堂文化建设。一是在食堂内显眼位置设置文化宣传栏、廉政宣传标语及名言警句,做到文化气息与廉政警示密不可分;二是在饭堂设置《用餐人员去向牌》,与镇政府大楼的《办公人员去向牌》、指纹打卡机一同对干部职工的纪律规范起到多重监督作用;三是食堂对于购买的食物均当天进行处理,对做好的饭菜要求尽量全部吃完,不留过夜,实行“光盘行动”,有效做到不铺张浪费;四是为促进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领导班子带头在食堂用餐,变办公室会议成圆桌会议,把饭桌变成交流互动的平台,与干部职工之间进行工作、生活上的交流和关心,用餐氛围融洽,有效增强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五是统一用餐时间。食堂工作人员在下班前15分钟放置菜肴,全镇干部在下班时间后集体前往饭堂用餐。针对下村干活、忙于公务的干部职工不能及时用餐的问题,食堂人员都会预留一部分饭菜,并定时保温至外出人员归来用餐,体现了一种人文上的关怀。这些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干部职工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意识,逐步形成自身的食堂文化,推进了勤政廉洁建设。
四、执行接待制度,明确接待标准
湾岭镇委、镇政府出台的《湾岭镇接待暂行规定》文件要求,因公来镇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来镇参观交流、洽谈的宾客和镇级各类会议、培训,除超出接待能力之外,一律在镇机关食堂安排就餐。接待前接待人员把详细情况上报至镇党政办,由党政办统一按接待标准派餐,分管内务的领导统一审批后交由食堂负责人备餐。用餐标准根据来客情况确定,原则上客人每人每餐不超过40元,镇干部每人每餐不超过20元。公务接待时严禁使用烟、酒,并严格限制陪客人数,原则上每桌陪同人员不超过3人。“廉政文化食堂”坚持厉行节约、定额供餐、成本核算、经济实惠的原则,“廉政食堂”由镇政府自己经营管理,不准对外营业。镇里还建立公务接待流水帐,实行日清月结季定期公示制度,确保每月、每季度的相关用餐明细能阳光透明运作,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在对内接待方面,镇里干部职工的工作用餐分为午餐和晚餐,制定的收费标准定为每人每餐5元,其余全部由镇里补贴。
五、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在廉政食堂用餐,节省了机关工作人员大量的用餐时间,工作中不再“面若桃花”,酒气熏天,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本职工作,改善干部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树立勤政为民的干部形象。目前湾岭镇廉政食堂运行良好,各级接待均在食堂,日常接待费用显著降低,确保政务接待经费支出零增长,有效预防了舌尖上的浪费。
2013年春节前夕,在县纪委书记盘大克同志的倡议下,全县廉政食堂建设会议放在湾岭镇召开。廉政食堂的建设,有效搭建起廉洁务实的公务接待平台,有效杜绝超标准接待行为的发生,成为领导与干部职工间的“连心桥”。同时树立党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廉政形象,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深入推进全县的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给整个社会传播“正能量”。

周大侠(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