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西秦鸿盛社最初的演出剧场是在今秦州区伏羲路天水食品厂附近的火神庙内(即俗称的秦州西稍门),这个剧场从鸿 社成立一直演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才搬到了秦州区解放路忠义巷财神庙内演出。以上两个演出剧场的规模都 不大,最后一次搬到了“醉白楼”剧场,即现在的秦州区解放路万德隆超市的后边。这个剧场在秦州城的正中间,属黄金地段,。一进醉白楼巷道 ,有近十米的通道 ,后台又连着李映东先生家的院子,条件十分优越。这个剧场的演出场所有150平方米,台下是戏棚即观从看戏的地方,戏棚有200多平方米 ,可供500多人看戏。在南侧有刚进戏棚处便是卖香烟和干果的摊位,当时有位家住西关育生巷的聂老先生摆的摊子,主要经营干果和香烟、茶水等,另外还有卖醪糟的摊子。醉白楼原是一家饭庄的名字,是天水名士贾宇卿所天的饭庄,因为贾宇卿爱好秦腔,便把剧场当给了鸿 盛社。
第一代班主,即秦腔老艺人李炳南(1878--1927),艺名金娃,陕西周至县人,主攻须生兼演花脸,为天水西秦鸿 盛社创始人之一,清光绪二十五年组江湖班子来天水,后与魁盛社合并,创建 了天水西秦鸿 盛社,他戏路宽,嗓音好,在当时有金嗓子的美称,主要代表作有《甘露寺》中的乔老,《烙碗记》中的刘子明等,净角戏有《游西湖》中的贾似道 ,《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鸿门宴》中的项羽,《下宛城》中的曹操等。他的表演 ,声情并茂,扮相秀逸,嗓音清亮,唱念做打,均出手不凡,为行内钱所折服,在扮演性格各异的各个角色中,把戏中人物表现得活娄活现,无论是文是武、有无髯口,还是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表演得都 很投入,含蓄大度,细致入微。
第三代班主赵岁乖(1878--1944),即李炳南之妻,她本人不演戏,以善于用人、管理和理财而闻名,她虽系小脚婆婆,但是干练过人,办事公道,威望很高,深得大家尊敬。
第三代班主李映东(1923--2004),主演花脸,“鸿盛社”在他的经营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他身材高大,额宽面阔,脸一经勾画,更显得干练威武。他博闻强记,功底扎烊,表演细腻,道 白清晰有力,声音宏亮,擅长演诗词韵白多的剧目,是典型的西秦腔表演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剧目有《花线带》中的方腊、《黄河阵》中的赵公明、《鸿门宴》中的项羽、《斩单童》中的单雄信、《破渑池》中的张奎、、《雁门关》中的潘洪等。
李映东和甘、陕秦腔中的名家刘毓中、李正敏、刘易平、苏育民、袁克勤、沈和中、杜干秦、十二红、也鷴晟都 交往极深,对甘、陕秦腔交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画的鸿 盛社秦腔脸谱,驰名陕甘,到目前还被 许多剧团采用,已被 天水市 申报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