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天津市宝坻区有一座与蓟县独乐寺齐名的广济寺,它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不过它并没有被完全保存至今,而是毁于天津解放前夕。据了解,建于辽代的宝坻广济寺,年龄约1000岁左右,它被有关部门批准恢复重建后,再次与世人见面。
广济寺原址位于宝坻区西大街附近,故被世人称为西大寺,于公元1005年筹建,1025年正式竣工。是天津地区,乃至全国地区的佛教圣地,属辽代建筑,仅晚于蓟县独乐寺。
广济寺,位于城内西大街附近,为辽代高僧弘演法师首倡筹建,靠多方募化、捐献、借贷,历时数十年,最后由弟子道广、义弘二法师于太平五年(1025年)建成。广济寺由天王门、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三大士殿、宝祥阁及甘井、华亭、法堂、香橱、浴堂等组成,以三大士殿为主。三大士殿面南背北,呈长方形,面积近450平方米,殿供主佛就是殿名所称的三大士———观音、文殊和普贤,并有侍立菩萨、韦陀、十八罗汉等塑像42尊。大殿墙壁为1.16米厚砖墙,上绘五百罗汉。大殿斗拱雄伟,出檐深远。殿前正中檐下有二匾,上匾书“三大士殿”,下匾书“阿弥陀佛”。
广济寺在宝坻留有许多传说,相传公元六百年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广济寺(西大寺)主持僧人法本曾登门教化当时心灰意冷,无所事事的昏官袁知县,经过法本高僧的耐心点化,这个袁知县无论办什么事都一心秉正,兢兢业业,颇德广大民众的好评。
二十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专程来宝坻考察此殿,并在《梁思成文集》中有详细记述,且有绘制结构图8幅,照片13张。梁思成称大殿建筑“内部梁枋,结构精巧,似繁实简,极用木之能事,为后世所罕见”。他在记述中如数家珍:“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南隆之慕名专程到宝坻寻找广济寺,惜寺已毁,乃大失所望而去。解放战争时期,在任务紧迫、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宝坻人民遵照上级指令,拆除广济寺,用其木料完成了白龙港大桥的抢修任务,为解放军顺利通过宝坻县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形的风景,化作无限的情怀,令人扼腕,更令人欣慰……
想来领略西大寺的悠久文化,精巧建筑吗?
来关注我吧http://www.wutongzi.com/uc/63324347.html 陪吃陪喝陪玩兼导游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