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大峡谷

乳源大峡谷位于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峡谷顶部 的地貌平缓,一溪从谷始端的梯级样的崖层飞流直下200多米的谷底,形成气势磅礴 的埕头瀑布。有一条坡度达50度斜角的1386级石阶的“通天梯”可达谷底。谷沟壑纵 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
乳源地处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设置乳源县,历史悠久。因县北有溶洞产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故名乳源。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韶关市。全县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被誉为“粤北明珠”,近年来更是以崭新的面貌争创全国优秀少数民族自治县。
乳源境内山水风光旖旎,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逐步打造以“高山峡谷瑶家源”为主题形象的粤北生态旅游热门目的地。这里有“广东最美丽的峡谷”-广东大峡谷,原始森林保留最完整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广东第三大水库南水湖,体验瑶家风情的必背瑶寨,千年古刹云门寺,亚洲最大的鸵鸟养殖基地鸵鸟寨以及千年国宝“红豆杉”,千年古道西京路等,以各自最亮丽的形象吸引着广大游客的到来。乳源,正在以满怀热情和信心争创全国优秀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绿色领口示范县”和优秀旅游城市,乳源人民热诚欢迎您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投资置业!

乳源大峡谷位于距乳源县西南68公里的大布镇。大峡谷贯穿于韶关的大布镇和英德的波罗镇,全长15公里。 乳源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间气候悬殊。东南部平原和丘陵区全年平均气温19℃―20℃,西部山区全年气温16℃―17℃,北部高山地带全年平均气温为15℃。降雨量东南部及西部山区偏多,全年平均有2000毫米以上;南部和北部降雨量偏少,全年降雨量平均1400―1500毫米。无霜期308天,四季明显,昼夜温差大。 大峡谷旅游区目前主要由谷口瀑布景区、水卷寨景区和一线天景区三部分构成,其核心区地势险要,空气清新,飞瀑流泉星罗棋布,象形景观惟妙惟肖,动植物种类丰富;拥有苏铁蹶、桫椤、短尾猴和桃花水母等国家珍稀动植物,腾龙大瀑布飞流直下200多米,气势磅礴,让人叹为观止!游客可以沿峡谷崖壁上的石级或一线天步道下到谷底,也可沿水渠千米游廊到达缆车站,乘坐缆车或步行沿1368 级台阶的“通天梯”下到谷底游览。
门票:68元 (60元 5元高空杂技表演 3元保险/人); 景区讲解服务:最低50元,超出10人按5元/人计; 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 1)广州由英德—大峡谷(约78公里):从英德经过石牯塘到大峡谷约需二个小时(目前英德路段路况稍微差一些底盘低的车走不了 )。 2)广州由韶关—大峡谷(约98公里):走323国道经乳源转258省道到大峡谷约需两个半小时。 3)广州由乳源---大峡谷(约68公里):直接在京珠高速公路乳源出口下,走323国道转258省道到大峡谷约需一个半小时。 4)深圳—经广深高速—火村出口—转北二环高速—转京珠高速—至韶关乳源出口下高速—往大布镇方向;另可考虑深圳—经广深高速—火村出口—转北二环高速—转京珠高速—至英德出口下高速—经石灰镇—石轱塘—大布镇(中间有2段合计5公里的泥路)

适合青年人和喜爱探险者线路: 线路一: 谷口广场→峡谷入口→发电展览室→腾龙潭→黄龙潭→谷底游客服务点→通天梯→南门游客服务区→千米游廊→谷口广场(3㎞约120分钟)。 线路二: 谷口广场→峡谷入口→发电展览室→腾龙潭→黄龙潭→谷底游客服务点→风车门→水卷寨景区→一线天景区→一线天入口→生态观景步道→谷口广场(5㎞约240分钟)。 线路三: 谷口广场→生态观景步道→一线天入口→一线天景区→水卷寨景区→风车门→谷底游客服务点→通天梯→南门游客服务区→千米游廊→谷口广场(4㎞220分钟)。 线路四: 谷口广场→峡谷入口→发电展览室→返回千米游廊或生态观景步道(3㎞120分钟)。
适合老人、高血压、恐高症、幼童路线: 线路一: 谷口广场→生态观景步道→一线天入口(2㎞约60分钟)。 线路二: 谷口广场→千米游廊→南门游客服务中心1.5㎞约30分钟)。 提示:谷底温度较低,若要步行游览大峡谷,需备好衣物,要穿防滑鞋;最好带少量饮食,以便饥渴时补给。 美食:爆炒坑螺、龙归冷水肚、炒酸笋、冬菇、马坝油粘米、白毛茶。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238478986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64654267
我为家乡代言:乳源瑶族自治县:http://www.wutongzi.com/uc/36024413.html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xiejinhua

xiejinhua(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