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 ,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称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山名 “冠豸”,可见其寓意深远。 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众多的书院,石刻,包括南宋大儒、福建四大理学家之一罗从彦手书的“壁立千仞”、明代名儒黄公甫所题“冠豸”、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的“人长寿”、赵朴初的“造化钟神秀”等书法珍品。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齐、清秀,景观奇特,有“三绝”:一是竹安寨景区的“寿星石”,栩栩如生;二是竹安寨景区的“水门墙”,气势恢宏;三是冠豸山景区的“照天烛”,拔地而起五十余米,直插云天。实际上,随着景区的开发,新的景致不断现身,冠豸山风景区之绝景妙色已远非“三绝” 。“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并存于风景区,阴阳称双绝,就令游人惊叹不已,“客家神山”、“生命神山”、“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赞誉如潮而来。纵览天下名山胜景,有阴或有阳,并不少见,然阴阳相对同一处,实属罕见。所谓“生命神山”,实不为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