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潍坊市青州市

賈思勰,北魏時期的青州益都人,當時的益都縣,縣治在今壽光市境內,轄區包括今青州市的東北部。史書中並無賈思勰的傳記,使他垂名千古的是科學世著《齊民要術》。
從《齊民要術》中我們得知,賈思勰是出身于士族家庭的知識分子,也做過官,曾任北魏的青州高陽郡(今臨淄北)太守,還去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後來回鄉親自經營農牧業生產,並潛心撰寫《齊民要術》一書。
《齊民要術》的內容極其豐富,共10卷,92篇,11萬余字,它集西周至北魏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知識、技術和經驗之大成,分別記載谷物、蔬菜、果樹、林木、特種植物的栽培方法,介紹了浸種、育種、施肥、澆灌、防病防蟲等方面的全套技術,傳播了家禽、家畜、養魚、養蠶等的飼養經驗,從農副產品的加工到油鹽醬醋的釀造,到生活日用品的生產,凡與人民日常生活有關的事情,都作以詳備的記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部中國古代農林牧副漁各方面知識的百科全書。
《齊民要術》誕生在青州,不是偶然的。青州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在夏季,濕熱同步,非常適合農耕生產。這里長期是山東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密集,貿易發達,重視農桑,加之青州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賈思勰的一生,主要活動在青州、壽光、臨淄一帶,對當地的氣候、土壤、作物、種植方式以及風俗民情非常熟悉。可以說,是古青州的沃土培育出了《齊民要術》這朵絢麗的花朵。
《齊民要術》不僅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思想性。賈思勰論述了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農業發達,百姓才能豐衣足食,國家才能富強安定,教化才能順利實施。他還尖銳地批評了那些輕視生產勞動的人,猶如“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像賈思勰這樣的士族知識分子,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環境下,不去在官場上攀附,卻願意花費畢生精力,總結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研究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科學知識,這是難得可貴的。
《齊民要術》的巨大價值在于使我國的農業科學第一次形成系統的理論,並對後世產生了恆久而深遠的影響。 不仅有贾思勰,青州还有李清照‘范仲淹’赵秉忠等历史名人。

乡情(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