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其中的“十大传统风味美食”:诸暨煎豆腐、诸暨年糕、草塔白切羊肉、安华牛淘汤、诸暨汤三鲜、马剑馒头、诸暨麻糍、诸暨清明果、诸暨藤粳、次坞打面等,一定要记得品尝噢,要不然真枉费来过诸暨啦!大家都知道大文豪鲁迅笔下有个细脚伶仃的杨二嫂,外号“豆腐西施”这次我借“豆腐西施”来引出
西施豆腐
聪慧的西施亲自筹划了这一临别宴,她要求做出一道既能表明她誓死一心报国的决心,又能集美味珍馐于一体的菜来.但当时条件有限,是不可能上鲍鱼参翅之类的山珍海味.她让大厨取材平常百姓家最普通不过的豆腐,然后往里面加入了虾仁,鸡什,香茹,木耳等等配料,终于做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菜.
这一顿饭也可谓是西施为自己做的"白头饭",顾名思议也就是送终饭.待得热腾腾的这个菜上桌,咋看一下是最普通不过的豆腐,但一动筷,才知里面所下的料,乡亲们明白了西施的良苦用心,遂无一热泪盈眶争相品尝.几年后,西施果然不负从望,成功迷惑得吴国夫差成天沉迷美女,不理朝政,后终为越国所灭.有关这之后西施的去向,后人有众多版本,有云越国要求她回越国入宫为妃,她断然拒绝,纵身跳江为当地百姓所救,自此隐姓埋名,过得与世无争的生活.也有云她为一直容不得下她的夫差夫人一路追杀,死于逃往越国的路上也有云她与情人范蠡双双隐居山林长相厮守.
我就简单介绍下做这道菜的方法:
“西施豆腐”的主要特色豆腐雪白细嫩,配料高档,加清汤而烩,汤宽汁厚、滑润鲜嫩、色泽艳丽。
一般我们是取质量上乘的凝脂类豆腐,比方本地比较出名的“白玉豆腐”,“祖名豆腐”.
当然在农村也有取石膏豆腐或盐卤豆腐的,但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吃“白玉豆腐”,“祖名豆腐”做出来的.取豆腐适量,切成小块或丁粒,倒入煮开水的锅内,再加鸡汤适量(也可以用肉骨头汤代替)同时将香菇、火腿、嫩笋、开洋或时件(鸡肠鸡肫之类)等等其它适合口味的作料切成丁,放入锅中.
待煮沸后,再加适当调料并勾芡,勾芡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太稀就变成了汤,太稠就粘嘴烫口也失去了固有的美味. 最后佐以蛋黄汁,注意整个过程中是绝对不能放酱油的,然后再放上点青葱更能突出这道菜的“洁白如玉”.
西施舌
它是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以水磨粉包入枣泥、核桃肉、桂花、杏仁、松子、话梅等十几种果料拌成的馅心,然后再放在舌型模具中压制出这种舌头的样,然后再放在油里煎出来.这种点心的特色就是形如皓月,香甜爽口,外焦里嫩.而我们上次吃的是淋了槐花蜂蜜的,现在想来,还回味无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