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工业发展
通渭工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年产量最大的有粉丝、味精、淀粉、地毯、水泥、毛衣裤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飞天牌”粉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温泉牌”味精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为部级优质产品,两项均被列为甘肃省名牌产品;仿古地毯获全国优质进出口产品银奖;牦牛绒衫获95武汉纺织年会纺织类“维尔佳”杯二等奖。境内有西兰、华双、马陇等3条国家干线公里,有17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县城距省会兰州180公里,横穿全县的310国道已经建成。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县城已开通程控国内直拨电话,马营等16个乡镇实现了农话自动化。电力供应比较充裕,有110千伏输变电线路1条,35千伏输变电站5个。实现了村村通电。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构建具有通渭特色的工业体系,推动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风电开发为主的新型能源产业、服装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兴起。当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征收土地329.1亩,首期入驻的16个工业项目已完成投资4.73亿元,晓铃商贸公司年产6万吨玉米淀粉加工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瀛海堂医药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等4个项目即将投产。2011年,工业集中区规划新引进入驻企业11户,项目建设总投资6.2亿元,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引进入驻皮具和服装加工企业3户,完成投资1.03亿元,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壮大工业经济的强力引擎。同时,我县还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投资企业在基础保障、管理服务、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
2009年规划并启动建设通渭县工业集中区,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由农副产品加工园、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机械建材工业园和物流园4个园区组成;概算总投资13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6亿元、企业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20.37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园于2009年启动建设,已入驻企业21户,实施玉米、马铃薯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6.41亿元。2012年,规划启动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田家坡片区、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物流园。同时,县上围绕土地利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融资担保、企业奖励、招商引资、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了加快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扶持政策。
政府也加大力度支持工业的发展,为通渭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