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1880~1959) 原名玉亳,字季安,诸往镇东尚山村人。家道富裕,自幼读书,善书法,工诗文,学识渊博。
“戊戌变法”后,勃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影响,曾在县学与鞠国香等组织了“琼林读书会”,明习诗文,暗倡维新。谭嗣同等人殉难后,他因撰写《诔六君子》悼文,被海阳知县逮捕,后经学友营救方得出狱。清宣统元年(1909年)中拔贡,赴京朝考取二等。
1915年(民国四年),袁世凯宣布次年恢复帝制,他愤撰《讨袁檄》,并印成传单,散发至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在当时影响颇大。1926年任军阀孙传芳之秘书长时,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孙传芳拟派兵镇压,刘勃苦苦谏阻,遭孙疑忌,将其软禁军中。此时他虽身处逆境,但仍作文吟诗,著有《中华统一论》两篇,赋诗多首。直至孙传芳兵败后,才释归故里。1929年,勃回村创办了“国学专修科”,教习初中课业。方圆数十里适龄儿童皆慕名前来就读,所教学生,多品学兼优。1933年,年景歉收,郭城区长姜同桂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私派捐费,贪污自肥。勃激于义愤,联络邻村会首到县控告。县长受贿,硬加袒护。勃据理力争,终于迫使县长惩治了姜同桂。1934年,受聘于海阳县志馆任襄纂,与鞠国香等人续修《海阳县志》。此年,学生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他一次捐洋达百元之多,并带头戒烟戒酒,节衣缩食,向民众宣传积金抗日救国的道理。1939年前后,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丁綍庭、秦毓堂等慕其才,争请出山,皆遭拒绝。
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李先良兵驻大龙口,登门礼聘,妄请勃在其召开的党、政、军、民大会上宣讲曲线救国之谬论。勃却登台大颂岳飞抗金业迹,最后高歌一曲《满江红》拂袖而去。1940年,困居烟台,伪道尹张化南欲聘为秘书,他宁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也不作汉奸求取厚禄。
建国后,于烟台市文史研究会工作,1958年退休还乡,次年病逝,享年79岁。有《扪虱丛谈》《沧桑回顾录》《戎马春秋》《字说一得》等著述传世。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kerimi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8124551.html
我的微博链接: http://weibo.com/u/264290827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