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景三

家乡区县: 陕西省合阳县

望湖楼位于富平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17]

陶艺村

位于富平县县城北1.5公里处,国际陶艺博物馆群中的综合馆、北欧馆、美洲馆及法国馆、休闲广场、千亩果林苑、垂钓、陶艺制作等游乐设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园内现存各种苗木12万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节,更是果香诱人,游人可以尽情品尝。[18]

富平八景

锦屏列翠

指县城西北方向21.5公里处的锦屏山。该山位于长春乡与白庙乡交界处,因山巅修建有秦代大将王翦庙宇,又名将军山,属乔山山脉。

玉带环流

指老县城东门绕城而过的玉带渠,即温泉河。流水宛如一条玉带,曲折婉转。

杏林晴眺

指县城西南石川河滨的牛、龙、古、谢一带,这里昔日曾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杏树林。每当早春杏花开放时节,岸滨一片绯红,灿烂缤纷。

灵湫夜月

指县城北部20.5公里处的月窟山泉。月窟山位于白庙乡与曹村乡之间,也属乔山山脉。因其山势嵯峨,形状好似月牙,山上又多有石窟,故名月窟山。“灵湫”指的是一道从山缝中流出的清泉,一年四季,既不干涸,也不溢流。

南湖烟雨

指老县城东南方向,由地面雨水积蓄和地下泉水源源涌出后交汇而成的一片湖面。昔时,水天相接,鱼虾跳跃,杨花柳絮,荷开稻长,如果适逢雨天,登上望湖楼,则可看到“杜鹃声里雨如烟”的奇妙景象。由于沧桑变化,南湖现已不复存在。

五陵秋色

指县境北部沿山一带埋葬唐代中宗、代宗、顺宗、文宗、懿宗的定陵、元陵、丰陵、章陵和简陵。这些帝王陵墓,倚山为势,居北面南,俯瞰泾渭。

美原仙迹

指传说中的唐朝田真人升天之处,有碑在美原镇。其实,后人凭吊,大部分还是着眼于秦代在统一六国中战功卓著的名将王翦。因为王翦生前的封地、死后的祠庙均在美原。

石洞书声

指县境北部龙泉山上的东西女学洞。传说过去夜半三更人们常能听到石洞之内传出读书声音。其实,这种现象并非迷信神话,而是由石洞泉水冲击岩石,又在洞内产生回音所致。因而夜静更深之际,才会越听越像读书时的咿唔之声。[19]

富平老城

富平老城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斩城(形似刀劈的土丘低塬,城建其上,故称斩城),建于元末明初的富平老县城,位于富平县政府西北1公里处的杜村镇莲湖村。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老城是中山塬的余脉,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而坚,城的结构和北京的皇城和西安城有相同之处,守楼分布其周围。元、明、清、民国到解放,这里一直是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富平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机关单位陆续从老县城搬迁到新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也随之转移。县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

dongxin5210(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