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4年工作安排
总体来看,今年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经济发展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快速推进,标志着我们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紧紧把握住新一轮发展机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突出发展主题,谋划战略宏图,稳中求进,务实发展,扩大转型优势、激发改革活力、巩固和谐基础、夯实发展支撑,打造实力、宜居、美丽、和谐新博爱。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凝聚发展能量。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集中力量建好项目集聚平台。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县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按照全省产业集聚区提升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上档升级。建成博文路、世纪大道等6条道路,新建开源大道、博广路等3条道路,同步铺设供排水、供气、供热等配套管网,新扩区域初具规模;标准厂房、公租房小区投入使用,引进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入驻,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二是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围绕我县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建链、延链、补链招商,全年至少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更加注重“亩均效益”和招商质量,严把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上,对全县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三是更硬举措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县领导分包”和“全程代办”等项目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坚决遏制推诿扯皮等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恶意阻工等行为,创优项目建设环境;落实“7:2:1”税收分成等优惠政策,调动村街服务项目的积极性,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96个县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2.1亿元,确保悍马轮胎河南生产基地、永威公司300万套防火门等项目按时投产。
(二)突出循环引领,打造实力博爱。加快推进具有博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突出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为载体,制定行动计划,出台扶持政策,重点谋划实施好57个、总投资90亿元的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建设废旧轮胎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等4大特色循环产业链,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三峡益众公司LNG液化工厂等项目,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天然气利用项目,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把我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使循环经济成为我县发展的新亮点。二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争取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润华公司等3家企业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汇公司等2家企业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选择部分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帮助企业争取“两化”融合补助等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搞好为企服务。坚持“对企业不能说不”的服务理念,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保障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供给。发挥投资集团、兴园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强化银企对接,落实 “助保贷”等优惠政策,破解资金瓶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着力做美城市,建设宜居博爱。全面落实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提升城市水系。坚持做好“水”文章,建成湿地公园、博爱公园二期、滨河游园等,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等项目,全面贯通“三纵五横两湖”城市水系,城区水面达到千亩以上。严格落实雨污分流,绿化水系周边,构建碧水绕城、绿树相映城市景观。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文化路东段、滨河路北段等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同步推进供热和供气管网铺设、各种线路入地和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整治阁前街等背街小巷,加快改造老城区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规划建设一批综合集贸市场、夜市集中服务区和小游园,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舒心。三是增强承载能力。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大厦主体。扎实推进盈佳御景园、金德利帝壹城等小区建设。完成三街、五街等6个旧城改造项目;在充分论证,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稳妥推进第二批旧城改造项目。建设特色商业区,宏基中心广场一期、中山国际广场投用,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商业开发,引进商贸名企,培育大个头商贸服务企业。以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周边村庄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人口集聚。四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市容环境创建活动,加大城区公园游园和河道管理力度,坚决制止违规占道经营、私自占据河道湖面等行为;严格规划管理,深入开展“三违”整治,打击违法用地,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启动“城区示范、百村联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打造文明有序、整洁美观的城乡新形象。
(四)强化生态改善,打造美丽博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群众生活,频繁发生的雾霾等环境污染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强力推进生态优化。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重点抓好“三大工程”,让群众看得见蓝天白云,望得见青山绿水。实施“蓝天工程”,广泛开展全社会节能活动,完成一批节能技改项目,降低能源消耗;落实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控制污染排放,有效遏制雾霾。实施“青山工程”,巩固北山治理成果,加快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平原植树20万株,工程造林1.9万亩,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实施“碧水工程”,加强青天河水库、县域河道水质监测和管理,严控污水排放,确保水体洁净;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率,确保出境水断面达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人民富裕、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全面推进景区提升。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按照旅游规律和时间节点完成靳家岭整体提升、青天河智慧景区等项目建设任务,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八方宾朋。充分挖掘佛教文化、竹文化和八极文化内涵,深化月山寺与少林寺战略合作,打造文化旅游园区。积极推进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做到“不让一个游客在景区受委屈”;创新营销机制,打响旅游品牌,力争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
(五)注重特色高效,提升现代农业。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粮食产量。深入开展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确保粮食丰收。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蔬菜复种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鼓励发展山药、生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面向全国的绿色蔬菜和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裕华公司与荷兰合作的农业项目,培育现代农业新亮点。促进规模经营。全年新流转土地1万亩,新增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30家,培育壮大以伊赛公司、妙字号公司为代表的肉产品、饮品果蔬等农业产业化集群。改善生产条件。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集中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倾斜,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解决3万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六)不断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和政府债务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过渡,引进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工作,积极防范和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完成企业改制,推进困难企业战略重组,使企业焕发生机活力。
(七)持续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博爱。坚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享发展红利。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3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加大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确保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实施社会福利中心等公益项目。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降低准入门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泗沟中学等10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化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探索建立城乡医疗联合体,方便群众就医。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服务好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积极申报“全国武术之乡”。落实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惠民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安全形势平稳。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创建平安博爱。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快乡镇改设办事处步伐,做好村委换届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统筹外事、侨务、档案、史志、广电、气象、人防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作风,建设为民政府。扎实开展“抓作风促落实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弘扬求真务实之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改进文风会风,讲真话、办实事,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腾出时间和精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二)提高效能,建设务实政府。合理设置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科学分解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生态治理、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督查机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工作任务月月清、不欠账。继续完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让项目为干部说话,让干部用业绩说话,在全县形成抓落实、比贡献、争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三)勤勉自律,建设清廉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和落实,让群众有效地监督政府,政府更好地服务人民。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遏止“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
博爱的宏伟蓝图激励着我们,人民的热切期盼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为建设实力、宜居、美丽、和谐新博爱而努力奋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