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概况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鲁山概况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东麓,东临煤城平顶山,北接省会郑州,西与洛阳相望,南与南阳毗连。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六镇十五乡一个办事处,554个行政村。83万余人。西南北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山脉连绵,河流纵横,东向开口与黄淮平原相连。水资源比较丰富,发源于石人山东麓的大沙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全县水资源总量9.4亿立方米;地处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交叉处,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冬不严寒,夏不酷热。
      鲁山县历史悠久,夏商时,鲁山县初称鲁县,后改称鲁阳,春秋时属郑,后来隶楚。楚肃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鲁阳,鲁阳属魏,两汉时,归南阳郡。三国时,属魏,晋代,属南阳国,南北朝永初年间,属南朝宋。公元487年,孝文帝南巡,置鲁阳镇。太和十八年,改为荆州,又称广州。太和二十二年。置鲁阳郡。隋大业初,置鲁县。唐武德四年,置鲁州。贞观元年,废州,置鲁山县,隶属伊州。贞观八年,始属汝州。至明洪武初,属南阳府。成化十二年直至清末属汝州。民国三年,属河南河洛道,民国二十一年到三十六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后隶属许昌,1983年归平顶山市辖。
      鲁山地貌多姿,风景秀丽,古迹颇多。这里是春秋思想家墨子的故里,至今仍保留着先哲的活动遗迹。汉代张良、萧何、韩信在鲁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古木参天的商余山,是唐代大诗人元结(字次山)的诞生地,诗人仙逝,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亲为撰文书碑。颜碑至今保存完好,颜碑亭矗立于鲁山第一高中园内绿树掩映之中,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鲁山是宋代名将牛皋的故乡,是清代大侠买壮图的栖身地,与叶圣陶至交的“五四”时期文人徐玉诺为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人,邓小平、纪登奎、刘湘屏都先后在鲁山战斗和工作过;原中央候补委员文香兰是张良镇三间房村人,等等至今仍传颂着他们佳话的一个个故事。。古今闻名的"鲁山独秀"、"沙让双澄"、"南华夜月"、“大胜晓钟”、“皇女温泉”、“黑山回照”、"商余买药"、"琴台善政"等鲁山八大名胜以其俊逸的风韵为海内外人士所独钟。
      鲁山盛产木耳、核桃、辛夷、拳菜、山药、红薯、小麦、玉米、葡萄、花岗岩、大理石、原煤、萤石、铝矾土等等。鲁山县境内还有高158米的铜制大佛、118吨重的大铜钟、美丽的石人山、画眉谷、十八垛、神牛大峡谷、珍珠潭、六羊山等景区星罗棋布;亚洲最大的飞机储备中心、豫西革命纪念馆、碧波荡漾的昭平湖等等,使人留恋往返,更让文人骚客留下那快乐的篇章。
      欢迎到我的美丽家乡做客!

梦开始的地方(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