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人物之落下闳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说到阆中的名人不得不说说落下闳,他是西汉民间的天文学家。落下闳是咱们阆中人,字长公。他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著称于世,是中国最早的历算学家。在改创新历的全部过程中,他承担了天文观测仪器的改制和天象观察、巨额数据的整理推算等主要工作,创制了天文观测仪,即著名的“落下闳浑仪”。该仪器,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宇宙观──“浑天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成为当时关于宇宙结构的先进学说。他在实测的基础上,考订历代重大的天文数据,改革了不合理的岁首制度,改定为从孟春正月为岁首,即<太初历>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其次改革了置闰方法,使节令、物候与月份安排得更为准确。“太初历”在西汉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冬至正式颁行,把当年改为太初元共施行1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

落下闳也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他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一直用到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一行重新测过。落下闳第一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5个月为“朔望之会”,即认为11年应发生23次日食。他知道《太初历》存在缺点:所用回归年数值(356.2502日)太大,有预见地指出“后八百年,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事实上,每125年即差一日,到公元85年就实行改历。)

2005年11月15日,由阆中市民间人士斥资近100万元为西汉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修建纪念馆。 据了解,星座苑(落下闳故居)由民间人士投资改建和经营,坐落在古代天文学研究中心、落下闳故里——阆中市马王庙街14号,其东侧是管星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属木质穿斗结构的二进平房。纪念馆将着重展示落下闳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和伟大精神。纪念馆于2004年10月动工,2006年春节前纪念馆对外开放。

冯姗(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