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高点位于陂洋
镇西北角的峨眉嶂,海拔980.3米,最低点位于中部东海镇上海仔村南面,海拔0.1米,最低最高垂直高度980.2米。市内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原(滨海台地)3个地貌类型区。[1]
北部山地山高坡陡,重峦叠嶂,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在150米以上,坡度大于15度的土地有国营汕尾市罗经嶂林场及市畜牧果林场等;
中部为丘陵区,区内山体浑圆,缓坡相连,绝对高度在15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属丘陵的有大安、陂洋镇和国营汕尾市红岭林场等;
南部为平原区,地面平坦,绝对高度在50米以下,坡度小于5度的土地,属平原的有东海、城东、上英、甲子、甲东、甲西镇及东海岸林场等。[1]
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是类型多,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滩涂等,有利全面发展农业经济。
二是潜力大,原土地生产力较低,潜力未充分发挥;土壤适应性广,发展旱地作物条件好;多种指数不高,扩大冬种生产有潜力。
三是台地广布,宜于发展水果生产。[1]
陆丰市的地层主要属新华夏和东西构造运动所形成。地质年代最早是三叠系,继而侏罗系、第四系。岩石主要是由花岗岩、砂页岩及第四系冲积沙卵石层组成。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性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河流冲积土)、滨海盐渍沼渍土、海滨沙土、石质土10个土类,15个亚类,42个土属,70个土种。境内最高山脉不上千米,主要山脉分布于市的北部和中部,环绕市境北、东、西三面展开。山脉走向除南部西山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全市较大的山脉有4条,其中主峰高度在800米以上、山脉长度在14公里以上的为峨眉嶂山脉,从普宁市与陆河县交界线延至市境内,位于陂洋镇西北角,主峰峨眉嶂,海拔980.3米,山脉全长59公里,山脉长度在14公里以下的有3条,分别是乌面岭山脉、狮子嶂山脉和西山山脉其中乌面岭山脉位于西南镇西南角,主峰乌面岭,海拔738.4米,山脉全长15公里,走向为南北向;狮子嶂山脉,位于八万镇西北部,主峰三丫石,海拔693.6米,山脉全长9公里,走向为西北——东南向;西山山脉位于金厢镇东北部,主峰西山,海拔445.8米,山脉全长13.7公里,走向为西北——东南向。[1]
河流港口
陆丰市境内有河流22条,总长458公里,径流总量23.58亿立方米。大中小型水库山塘235宗,总库容量38186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螺河、乌坎河、鳌江、龙潭河。[2]
螺河是纵贯市内南北的第一大河,发源于西北部陆河县南万镇和紫金县边界附近的三神凸山,河长102公里,“有陆丰的母亲河”之美称,集雨面积1356平方公里,流域100平方公里以上一级支流有螺溪、南北溪、新田河和潭西水;
乌坎河为陆丰第二大河,发源于八万镇的罗经嶂,全长48公里,集雨面积506平方公里,一级支流长山河(长31公里);
鳌江是陆丰与惠来县的界河,发源于境内铜锣湖农场十八尖山北麓,经鳌江水闸汇入甲子港,河长31公里,流域面积273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为140平方公里;
龙潭河又名桂坑水,是龙江的干流河段,发源于普宁市南水凹,流经陂洋镇深渡村后进入陆丰市境,境内干流河段长15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陆丰水量充足,地表水年产量38.96亿立方米(包括客水3.61亿立方米),每1/15公顷耕地平均拥有水量7346立方米;地下水4.9亿立方米。[2]
陆丰海岸曲折,港口众多。主要港湾有碣石湾、甲子港、湖东港、碣石港、乌坎港、金厢港、咽港、浅澳港、乌泥港。其中碣石湾位于北纬22°39′至22°52′、东经115°34′至115°49′之间,面积34.5平方公里,为广东省较大的海湾;甲子港位于甲子角西北处,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装卸点和广东省十大渔港之一;湖东港位于湖东镇之东,50吨船可以进出;碣石港位于碣石湾东北部,为国家级渔港;乌坎港位于碣石湾顶部,历史上曾是个运输良港,港口纳潮面积18.2平方公里,入港平均涨潮量750万立方米。 主要岛屿有甲子岛屿、叠石岛、东白礁岛屿、大礁母岛、宫仔岛、赤礁东岛、大士岛、羊仔岛、北士岛、渔翁岛、眼礁岛、东桔礁岛、西桔礁岛、刺礁岛、头干岛、白礁岛、黑大礁岛,还有230个暗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