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是“天公生”,即天上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的诞辰,须大祭,在全年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此节最为隆重。这个特定的大喜节日是闽南的特有风俗,泉港人也深为信奉,以至境内少数民族也参与敬拜,正月浓郁的节日气氛再掀一个高潮。
人们初七就开始张罗磨米,洗蒸笼,蒸粿做糕。粿糕的品种有白糖糕、红糖糕、咸粿、松糕、磨糕、九层粿等,各家所制不一。初八一大清早大人们就上集市采购物品,同时开始宰鸡、宰鸭作牲礼。这牲礼是有讲究的:不能像平常一样切脖子,须得取针状铁器穿耳取血;后去毛,尾巴部必须留三根较为精良的毛,翅膀与腿部必须弯折向背;后取内脏,清洗完毕一起入锅蒸煮。
俗传因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贵,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诚意。许多人家初八中午过后,就开始摆香案。摆香案可分两类:一是家中正厅有吊天公炉者,二是家中无天公炉者。若是前者,可把供桌设于大公炉下向门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驾临;若是后者,则可将神桌设于大门口或中庭露天的地方。桌面的木纹必须横对大门,若方桌摆放不下全部的贡品,也可以在方桌后面摆放小圆桌,方桌的正向须挂桌裙,桌裙为艳红底色的织着吉祥图案的绸布。
敬天公的贡品一般为双数,而且避开“四”这个数目。桌面的摆设如下:对着大门最前面的是木雕器具“果合顺合”,有两层可放置贡品,下一层有三格,每格放冰糖、红枣、龙眼干各两颗,上一层一般放六个红桔子。“果合顺合”的左右放置鲜花,左边再放清茶三杯、米饭三杯;右边再放米酒三杯、面线三杯。在“果合顺合”的后面摆着一碗熟面,上放着两个染红的鸡蛋;中央靠前请奉香炉,并在炉之两旁备好烛台;接下来摆放五肴六斋,“五肴”为五道荤菜:如虾丸、灌肠、烧管、水丸等;“六斋”为六道斋菜:如金针、木耳、豆乳片、香菇、红枣等。随后是放置“果盘果合”,如柑橘、苹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还有糖果,饼干等甜盏。最后一道是牲礼(如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与年糕。牲礼在蒸熟之后放在盘内晾干,捞取内脏放置旁边,其血料放置背上,血料上边插纸折红花,嘴“叼”绸春枝。绸春枝其花像玫瑰,冬季开花,花色红艳,泉港人视为迎春花。牲礼还与猪脚、鱼干、豆腐干合并而成一盘,而年糕也必须在正中心插绸春枝与红花,这样才算初八白天的活做好了。入夜则必须准备天公金、贡银、香、烛、鞭炮和卜卦所用的信杯。天公金是特制的大型金箔,贡银是一张大白纸上贴着各种颜色剪纸,内容有房子、衣饰、丫环、轿子等。
祭拜天公约在初九凌晨子时开始,直到翌日清晨七点。是夜爆竹之声不断,烟花爆竹的闪光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初九凌晨子时,人们全都起床,梳洗之后在案前焚香上烛,最后全家老少按长幼次序逐一三叩九拜。行拜完毕点烧天公金和贡银,打信杯以确定天公受贡与否。随后便在自家大院点放焰火和红炮,至此“天公生”的敬奉才算礼毕。
初九也是向上天祈祷全家新年平安顺利、大福大贵的最佳时机。民间习俗非常强调拜天公的诚意,有的人家为示敬重或前年向天公许愿遂心,则用刚宰杀未烹煮的全猪或全羊作牲礼,称为“献青”。“献青”是一种高规格的牲礼,只有在隆重的祭祀典礼上,如祠堂上梁谢土、大型庙会等,才敬献给神灵。“献青”的牲礼以红线固定成向天跪拜的姿态,嘴里还要叼着带着青叶的桔子。当天也必须遵守一些禁忌。如所献的全鸡,必须是阉过的公鸡,白毛鸡和母鸡则不可。当天不可以曝晒女性的内衣裤,不可以随意对外倾倒粪便,不可以口出秽言,以免亵渎尊贵的天公。此外,居丧守孝之家怀着对亲人的哀思,尽量避免隆重热闹的仪式,故初九不举行拜天公礼仪,也没有蒸糕炊粿,各家亲戚朋友则在拜天公后,纷纷送糕或粿给他们。许多村落这天早餐和初一一样,要吃面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