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寺内称“浴佛节”,俗称“佛诞节”。据旧方志的有关记载,每逢此节到来之前,寺僧们要于四月初一沿门唱梵曲化缘,名曰“洗太子”(佛陀原为印度某一小国的王子)。至初八这一天,寺院举行“浴佛法会”,全寺僧侣和信徒们要用香汤为佛像洗浴,作为佛诞生的纪念。民间无子者,可用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
关于佛生日的习俗,在泉州许多县城和城区中已渐渐湮失,而泉港为新开发区域,尚存此俗。主要事项是各寺庵和在家修行者诵经奉祀,举行佛事活动,邻近善男信女亦到寺内以果合礼佛,并烧贡金纸银,放鞭炮,祈求佛主庇佑。
泉州佛教在宋时已蓬勃发展,南宋大儒朱熹著名的联句“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可证。北宋之初,泉州奏僧尼未度者四千,已度者万数,其后因宋王朝滥卖度牒度僧,僧尼队伍迅速膨胀,可见朱熹之对联绝非空泛。古代泉州佛教如此兴盛,自然会在岁时节日民俗上有所体现,浴佛节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但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
泉港一些乡村世代相袭认为,这一天佛主会出示一些自然现象来预告收成,如清晨放牛出栏,牛如果哞哞叫,则预示早稻收获时节会多雨,要注意稻草腐烂;如果当天下雨,则预示今年果树收成不佳,百果荒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