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尾牙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泉港均有“做牙”之俗,农历十二月十六称为“尾牙”,与二月初二“头牙”对应。

旧俗谚云:“尾牙先生,送神长年。”意即到了“尾牙”这一天,村中私塾就停馆了,学生不必再上课,塾师也要回家过年了。尾牙这日,各行业主略备酒菜,供奉土地公,烧金纸贡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明年生意兴隆。又在各家门口供家常便饭以祭“地基主”(房舍土地神)。开店的、做生意的、木工、泥水匠都要敬神“做牙”,家有雇佣工的,户主要办席宴请佣工饱餐一顿。

旧时,面对丰盛宴席,那些伙计却毫无欢颜,个个反而惴惴不安。如果东家面含笑意,提起酒壶,朝着某一个伙计面前的酒杯,将酒慢慢斟下,那个伙计顿时就会双眼珠泪随东家壶中酒液同时滴下,原来这头杯酒表示明年不再雇他了。其它伙计虽然松了一口气,但物伤其类,说不定明年轮到自己饮此头斟酒,所以也无心品尝桌上的佳肴美馔,故俗谚有云:“尾牙无好顿。”原因即在于此。后来店东们为避免一开席就使伙计失去兴致,改用“出全鸡”。全鸡菜待酒席临近结束才端出,而由头家亲自接下摆上桌面,鸡头对准谁,就表示明年不再雇用他了。在酒席上这么耍花样,终究使人扫兴,后来又改用在年终的红包里表明,在红包的纸上直接写明:因某种原因,明年另请高就云云。

新中国成立后,泉港做尾牙之俗一直沿续下来,但辞退职工,国营有国营的制度,私营有私营的办法。企业家可以辞退职工,职工也可以跳槽,完全同尾牙脱钩。现在的尾牙,各公司行号的老板在公司、家中或餐馆犒赏员工,慰劳他们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大家开怀畅饮,宾主同乐。

送神

泉港大部分地区在农历十二月廿三举行送神仪式,但南埔、界山一带的村庄日子不一,有的在十八日,有的在廿二日,有的在廿三日。

送神又称祭灶,是一项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家家灶间几乎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自正月接神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和众神一起升天过年,并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举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正月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它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它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欢送诸神的仪式称为“送神”,对灶王爷来说叫“祭灶”。

送神仪式多在下午或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人们上牲礼、果合、面线、清茶美酒,烧香点烛、焚金鸣炮来为诸神饯行。民谚流行:“送神风,接神雨”,其意是送神这天常常刮风,而正月接神之日,又常常降雨,按迷信的解释:诸神要上天,自然有风吹送,而诸神要下凡,自然随雨而落。其实自然界气候变化,冬天多刮北风,新春普降春雨,也没什么稀奇的。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