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尾渔王阿柑舍- 刘恢贤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民间相传:惠安“海状元”——峰尾刘阿柑,崇武李皮;峰尾“渔王”——对门阿柑舍,东头土知代。
刘阿柑(1856—1927年),字联言,别号嘉舍,众称阿柑舍(舍,常加在对人称呼之后,是古时闽南一带对有威望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称。),峰尾对门大厝刊人。
阿柑舍出生在劳苦渔工家庭,祖上世代以捕鱼为业,他少年时受尽贫穷折磨,青年时又不幸父母双逝,立业维艰,流落到浙江坎门渔区,受雇当渔工,历尽苦楚,后返乡奔走立业,经多方筹措资金,终于购买一艘“祥益”号渔船。首航舟山渔场钓捕,就旗开得胜,满载而归,此后年年高产丰收,名列全澳之冠,并积累资金发展渔船,扩大生产,陆续建置了三桅四舢舨大渔船五艘(祥益、祥源、祥兴、祥春和祥泰号船),成为峰尾的“讨鱼”大户。
当时在舟山渔场的峰尾、崇武、白崎、教场、坎门、石塘等所有的大型渔帆船计有500多艘。唯峰尾刘阿柑、崇武李皮二人在渔民当中誉称“海状元”。
刘阿柑渔船一贯高产,因此连续做了十二年“头坪戏”,他的第四个儿子秋烈,承其父志也连年高产,一贯超越于众船,又继续做了十二年“头坪戏”。做“头坪戏”不但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还需具备相当严格的公认资格,这里面有一条现在鲜为人知的民俗清规:每年春节前,召集部分高产的渔户当事人,聘请有名气的账司来主持结算,选拔全澳为首的渔户,整个过程由本乡房族长(绅士)做监督,在东岳庙摆设香案,向神灵焚香祷告,凡被认定为首的渔船主应对东岳庙厅堂上悬挂的大算盘,持竿去拨动珠子,表示请“本官爷”作证,如有隐瞒虚报,愿受神灵的责罚;祈求完毕,经公认是全澳夺魁的渔户,当要负担举办谢神礼仪,雇请莆仙著名戏班于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四日在东岳庙、十五日(元宵)在永全社先后做“头坪戏”。刘家父子共做了二十四年的“头坪戏”,可见其在峰尾渔业上的重要地位。
阿柑舍不但是渔业界的一个能人,又是一个慈善家,因而坐上“舍”级交椅。凡是家乡造桥修路以及教育事业,他都能慷慨解囊,带头捐献,颇受公众赞扬,也受渔港官绅的夸奖,成为闽浙渔界名人。1924年沈家门八闽会馆会长王友信、商会会长陈友三,嘉勉其为渔捞能手,称“此柑非寻常柑也!”,题赠“渔家首冠”锦旗一面,以资鼓励;1925年夏,刘阿柑把祥益号船,开往温州港去运载货物,浙江省永嘉县县长刘孔恩,得悉其停泊本港,特带从属数人,乘艇到船中探访询问,了解其钓捕技能及航海经验,赞赏之余,题赠“渔捞先锋”锦旗一面,以资嘉奖。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