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崇敬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林默娘、陈靖姑、刘益娘和邱二娘具有共同的特点:一、都是女性;二、由人及神;三、都是受难而死;四、生前为民造福,死后民间自发纪念而传播开来。这几位女神在泉港民间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女神崇敬现象,对本区域的特色民俗具有研究价值,故单列一节介绍。

作为新兴的石化港口城市,泉港居民的文化水平日高,对妈祖等女神的迷信成份大为降低,信众也已日渐减少。许多人崇敬女神,已经不再是从求得一已私利的迷信观念和功利思想出发,而是崇敬她们舍生取义、为民造福的精神,激励自己和后人为民为国立功、立德、立言。

崇敬林默娘

林默娘,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年)三月廿三日,后被世人尊为“妈祖”。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记载妈祖的文献最早当推宋绍兴年间进士、莆田人黄公度的《题顺济庙》:“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萃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短短八句诗,叙及妈祖生前、死后事迹及当时百姓热烈崇祀的情形。

传说林默娘秉性聪明,自幼熟悉水性,常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拯救遇难舟楫,还能为人治病,“言人祸福”,人称“通贤灵女”,敬而爱之。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因在湄洲湾风浪中救人时不幸遇难,时年二十七岁。林默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又有超人的本领,人们当然不愿承认她的死亡,认为她是羽化登仙。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也为了祈求她庇护,当地的居民就合力建起第一座妈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都要祭祀这位海上守护女神。而这位女神据说也深孚众望,“升天”之后,关于她显灵救护船民的传说竟越来越多,越来越神。

历代帝王对这位女神均有敕封,从北宋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年)的“顺济夫人”,一直累封到清代的“天后”、“天上圣母”,地位不断上升,影响也从莆田一域逐渐扩大到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成为福建省影响最大的神灵。据统计,当今全世界有妈祖庙一千五百多座。泉港这弹丸之地,所供妈祖的宫宇亦有十多座。较为出名的有始建于宋咸淳六年(一二七○年)的灵慈宫、始建于宋嘉佑二年(一○五七年)的乌石宫,还有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坝头龙凤宫、涂坑白石宫、郭厝莲山宫、埭港龙见宫、峰尾永全社和晋安郡王陵妈祖庙等。

自妈祖仙逝至南宋咸淳六年近三百年间,全国有妈祖宫庙二十四座,泉港占有两座。可见,由于地缘相近,民俗相通,妈祖信仰很早就进入泉港地区,成为当地崇敬的神祇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沙格灵慈宫是境内供奉妈祖最出名的宫庙。明末清初,因沙格村人王忠孝襄助郑成功抗清,全村屡遭清兵洗劫,灵慈宫也破坏严重,清嘉庆十四年(一八○九年)始得修建,清光绪年间,灵慈宫又经大加修缮,大殿正中神龛上方悬挂上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敇授文林郎署泉州府惠安知县楚南胡启文”所敬立的乾隆御书“海天元后”四字鎏金匾额;妈祖身上也换上了御赐的黄袍和霞帔。上述数物,连同宫内一副大信杯、妈祖出巡开道所用的大铜锣和元代的大螺壳等文物,曾由省文化厅携往台湾展出。

乌石宫内,天上圣母妈祖与有“乌面妈祖”之称的陈靖姑并祀,在涂岭山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宫于明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因大火而焚毁,同年秋季善信集资重建,香火再度兴旺。坝头龙凤宫于清康熙年间由本地痒生卜地兴建,因主祀开闽王和妈祖而得名,开闽王王审知为一境之主,为人中之龙,而妈祖德泽海国,尊为“天上圣母”,自然是人中之凤。因妈祖是林姓入闽始祖晋安郡王第二十三代裔孙,境内闽林始祖陵后近年来新建一座妈祖庙,是由湄洲祖庙分灵至祖宗陵园福地。

由于长期的积淀,在妈祖信仰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区域内林姓人称妈祖为“姑妈”,流传开来,本地人也多昵称其为“姑妈”。早先没有天气预报,渔民们出海与否,甚至遇拿不定的事,都要于妈祖案前问卜。渔船入澳,或事成之后,要备牲礼果合叩谢妈祖。甚至一些家庭也奉有妈祖神位,四时祭祀,请求保佑。沙格村端午节赛龙舟时,先要将村中灵慈宫里的妈祖塑像抬请出宫,开始了为时两个小时的巡游,为一年一度的全区性赛龙舟活动拉开序幕。

每年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前后,区域内沿海村民纷纷往湄洲祖庙烧香谒拜,各妈祖宫庙也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庆典。坝头龙凤宫的信众庆祝妈祖神诞活动较为隆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坝头区域的村庄每年妈祖生日之前,要轮流举行巡游活动。农历三月廿日,举办村要到龙凤宫张罗妈祖及其它陪巡女神上轿,廿一早上,坝头各村善男信女齐集龙凤宫前,各村的弦管队、锣鼓队、高跷队、戏子队等表演各自的节目。巡游开始,前面鸣锣开道,接着是提花篮、挑花担、打凉伞等仪仗队,然后是四乘神轿及护轿的壮丁,后面紧跟着五匹无人乘坐的“神马”,随后是几十匹骏马,上面坐有各式古装妆扮的孩童。接着是各村护送的队伍。在浩浩荡荡的人流里夹杂着高跷队、锣鼓队、弦管队等,旌旗飘飘、锣鼓喧天,香烟缭绕、炮声震耳。所经之处,家家张灯结彩,户户设香案焚香迎候。人们像过重大的节日一样,办席宴客。夜间在妈祖驻地,烟花焰火映亮天空,戏剧、弦管通宵达旦。三月廿二下午,各村代表聚集举办村接妈祖回宫,以待第二天(三月廿三)举办神诞盛典。

神诞正日,上午宫里面由斋公(道士)作法请神,长者持香礼拜,朝拜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供品一直排到宫外至放生池畔,升腾的香烟使人咫尺难识。宫前的戏台从下午开始演戏,表演传统《八仙拜夀》剧目。至夜,龙凤宫内排起了大型“宴碗”,各种食品雕排成字、画、景等各种造型,简直就是民间食品艺术博览会。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