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陈靖姑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陈靖姑,福州下渡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行巫的家庭,经耳濡目染也熟谙巫术,后嫁给古田刘杞为妻。相传,唐贞元六年(七九○年),福州大旱,陈靖姑脱胎祈雨,不幸殉身于古田临水,终年二十四岁。临终前她曾发誓死后要“扶胎救产”。后人立庙祭祀,俗称娘奶、奶娘,尊称临水夫人、太奶夫人、陈夫人、陈仙姑。宋淳佑年间(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朝廷赐匾“顺懿”,敕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元、明、清各朝屡有敕封,封号颇多,有“天仙圣母”、“护国太后元君”、“顺天圣母”等。

自宋末临水夫人受封后,其影响迅速扩大。晚清施鸿保《闽杂记》载:“陈夫人亦称临水夫人,闽中各郡县皆有庙,妇人奉祀尤谨。”(《闽杂记》卷五《陈夫人》)据统计,近现代以来,对临水夫人的信仰以古田至福州为中心区,以闽北、闽东、浙南为亚中心区,以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为散播区。泉港区位于闽南湄洲湾畔,海疆逶迤,渔乡丰腴,而当地民间对“顺天圣母”陈靖姑之崇拜,可与海上女神湄洲妈祖相提并论。传说陈靖姑违反天条祭出法宝降雨,拯救黎民于倒悬,因而遭天遣受雷击,玉容变黑。涂岭乌石宫与妈祖并列同祀的陈靖姑即是颜面漆黑,人们称之为“乌面妈祖”。在泉港,人们普遍亲切地称妈祖为大妈,称陈靖姑为二妈。

传说临水夫人有降妖镇魔、呼风唤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还是“扶胎救产、保赤佑童”。故千百年来,她一直被当作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为人们所崇拜。在民间形成了一些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习俗,人们朝拜陈靖姑,主要为祈子助产、收惊安神。山腰一带的孩子成人做大分,也要祭拜“陈仙姑”。沙格灵慈宫与妈祖并祀的“注生娘娘”,即是顺天圣母陈靖姑。除上述宫庙以外,尚有埭港龙见宫、峰尾永全社等处也供奉陈靖姑。泉州城区俗称陈靖姑为“奇仕妈”,因城内奇仕巷有临水夫人陈靖姑专庙,加上陈靖姑有注生之神力,故有人附会为“祈嗣妈”。

奉祀黑面妈祖最为出名的宫庙,便是泉港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涂岭镇乌石宫。关于乌石宫,其中有陈靖姑一段传说。话说她协助蔡襄建洛阳桥,刚从洛阳归来,途中一头青狮吐出浓烟挡住去路,正当诧异,善才童子从远处冉冉飘来,道:“观音菩萨为你择此青狮宝地,让你在此开基建殿,庇佑四方安康。此青狮即为你宝驾,你可坐上罢。”陈靖姑闻言,只见此处山青水秀,群壑幽美,宛若蓬莱仙境,便欣然骑上青狮。就在这一瞬间,青狮化作一座青山,她亦化作一块金光乌石,隐于山中。第二天,泉港有一陈姓商人欲往厦门,经过此山岭时被一伙强盗所劫,强盗持刀欲杀时,忽一道金光掠走凶器,并将他们的帽子削落于地,众贼魂魄尽散,惊慌逃匿。商人几经变量,恍惚如在梦中,这时从山林中走出一位黑面仙姑,笑着告诉他,可以继续赶路了,此行必定生意大好。言罢化烟而逝。商人方才悟出其乃传说中的顺天圣母,连忙跪地叩头,并立下誓愿要在岭顶建宫奉敬。一年后,也就是一○五七年,陈氏商人生意兴隆而归,遂于岭上勘地建宫。挖井之时,从水中浮出一乌石,状若仙女打坐,人们心知灵异,将其供在殿中,并取宫名为乌石宫。据说大殿开光时,太守蔡襄闻知,送来“顺天圣母”和“应天开基”两块匾额,惜皆毁于明末一场大火。

陈靖姑化身救护商人的故事流传到东南亚各地,远行和经商者亦视之为保护神。明宣德元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乌石宫,由来往客商同年捐资重建。据说在文革期间,红卫兵也惧于宫中两位主祀神天上圣母和顺天圣母之威灵而不敢毁庙。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乌石宫“黑面妈祖”名声重振,东南亚一带,特别是台湾地区多家宫庙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谒拜,每年达十多批次。高雄市原“民政局局长”林金枝等人多次来此焚香顶礼,并捐建配套设施;台湾闽南同乡会会长陈国鑫亦敬送牌匾及香炉;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宫经考察,证实乌石宫为其祖殿,远渡海峡送来“应天开基”的九龙烫金木匾,《高雄日报》以《黑面妈祖祖殿在福建泉州市涂岭乌石宫》为题,报导此事。冰心黑面的女神和清幽秀丽的乌石宫,不仅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对美德的追求,而且像是一条玉带,连起海峡两岸宗教文化的交流。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