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邱二娘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邱二娘,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生于峰尾镇前亭村一穷苦的农民家庭。其父邱柳,原籍河市梧宅乡,因生活所逼迁入峰尾。邱柳半农半渔,懂得一点历法、医术,人称“柳仙”。哥哥邱猴,种田烧炭为业。由于家境贫寒,邱二娘从小被卖到相邻的峰尾村当童养媳,婚前婚后,备受婆婆和丈夫虐待。

苦难的环境磨炼了邱二娘,使她形成勇于反抗的个性。大约在咸丰初年,她不堪虐待,逃到东坪村表哥林杯家中,靠刺绣和行医谋生。林杯为江湖汉子,正筹划在惠安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在林杯的启发影响下,邱二娘经常以行医为掩护,联络雇工张炉、医生王文岳、小贩杨信、秀才陈秋浦等志同道合之士,先后加入起义队伍,并成为义军骨干。

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四月,天地会的分支红钱会首领林俊在永春起义,林杯、邱二娘也在泉港笔架山高明王宫树起义旗,领导贫苦农民抗捐抗税,袭击地主武装,惩办贪官污吏。他们为民除暴,得到晋江、惠安、泉港人民的热烈拥护,队伍迅速由几百人扩大到几千人。不久,林杯牺牲了,邱二娘成为义军的首领,高举“顺天命邱娘娘”旗帜继续战斗。民间传说她能撒豆成兵、剪纸为将。清军前来清剿,她率义军在官溪、半岭、驿阪等地抗击,屡屡打败清兵。同年八月间,率领义军同当时进入仙游、莆田的林俊队伍会合,声势更加壮大。清朝福建统治者曾一再惊呼:“东起莆田,南至惠安,绵亘百余里,……尽为贼踞”,“枫亭大路,有如异域”。

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四月,林俊在南安埔头、炉内等处被清总兵钟宝三部尾追甚急。为了引开敌人,林俊命邱二娘率部进攻惠安县城。她立即与各乡义军约定:以玳瑁山上烽火为号,一见火起,即到县城会合。二十四日上午,她与林俊结义兄弟胡熊率义军千余人向县城挺进,可惜当天大雾迷漫,各乡义军看不到山上烽火,没有前来会合;加上军情走漏,城内清军早有防备,邱二娘孤军作战,虽对县城发动猛烈进攻,终因守城清军的顽固抵抗和地主武装的四处夹击,战斗失败,义军军师张炉等二十余人牺牲,邱二娘只得拔队撤离。这次战斗虽未攻克县城,但成功调动了清军兵力。清署泉州知府马寿祺派兵三百赴援,又有南安清兵一千五百人驰赴惠安,林俊队伍的压力因之得到缓解。

邱二娘撤离县城后,把队伍化整为零,敌人处处扑空。清军下乡清剿,只能“烧毁匪屋”,“并未能斩获一犯”。清统治者悬赏一千五百两银子妄图缉拿邱二娘归案,而在群众的掩护下,邱二娘如鱼得水,坚持在惠北山区领导抗清。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五月,由于叛徒出卖,她被清兵逮捕。邱二娘被押送泉州,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同年六月十四,在泉州南校场被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二岁。

邱二娘牺牲后,惠安、泉港、晋江、仙游等地人民怀念她,秘密塑像供奉。现境内笔架山上高明王宫前尚有“邱二娘起义遗址”。传说邱二娘神灵屡屡“显应”,扶危济困,遂被乡民尊为“游路夫人”、“仙姑妈”。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