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海拔595-1678米,年平均气温11.5度,年平均降雨量601.6毫米,年无霜期207天,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全县辖5镇12乡,233个行政村,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耕地面积76万亩。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全县农业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稳定粮油、突出果菜、强抓畜牧、做大劳务”的思路,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做大做精优势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已基本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格局。
1、粮食: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量、重视质量”的要求,积极发展粮油生产。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5万亩,其中夏粮面积55万亩,秋粮面积40万亩,粮食连续五年丰收。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30.5万吨,其中夏粮18.7万吨,秋粮11.8万吨。
2、畜牧:按照“小群体汇集大规模”的思路,以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发展。全县牛存栏12万头(奶牛2.5万头,肉牛9.5万头),猪存栏15万头,鸡130万只,羊6万只。累计建成畜牧小区35个,大场10个,发展养殖大户227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6%。
3、苹果: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基础规模,以建设2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县为目标,在范家寨、横水、田家庄、糜杆桥、董家河、柳林、城关、汉丰等十个乡镇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全县苹果面积12万亩,年内新建果园2万亩,到2012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0万亩。
4、蔬菜:按照“政府引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深度开发、网络销售”的思路,全县发展设施日光温室大棚4000座,中、小拱棚发展到6000座,城郊露地精细菜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
5、一村一品:按照“尽显特色、创新产品、做强品牌、开拓市场”的要求,大力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形成了“北果中菜南牧”三个农业产业带,涌现出了“三秦红”辣椒、“雍洲”苹果、“桂花”蔬菜、“西府”腊驴肉、六营泥塑等一批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全县有一村一品专业村9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