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彝族风情

   多民族也是家乡的一大特色,就我所知,彝族和回族在家乡是分布比较广泛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四川有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家乡有马边彝族自治县,由此也可见彝族在家乡是比较常见的。儿时就经常听到家里长辈讲那些到山外面来发展的彝族人,也有很多美丽的彝族姑娘嫁给了汉族的小伙子......

   马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马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由于地形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名贵土特产资源。主要旅游景点有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莲山万亩人工林等。

     彝族原有一种音节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称为“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西波文”,通称老彝文,大约形成于十三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形,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马边彝族为一户一屋的小家庭,数户或数十户杂错相邻,成自然村落。
彝族所居之房屋多用木料穿抖的排列落地式结构,围土墙,双斜面屋顶,盖木瓦板,瓦板上压石头,称“瓦板房”。彝称“窄易”或“枇易”。还有用木立柱,盖瓦板,围以竹笆,冬天为防风避冷,竹笆外围以蕨草或苞谷杆。彝称“祖易”;有的顶盖茅草或竹笆彝称“日易”或“批易”。马边彝族的服饰美观、精致,服装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刺绣精美;服饰男女截然有别,老人小孩也各具款式。主要有:襻呗、施噜、阿褙、哦绨、哦尔、襻子、袯、褙、啦、嘻哟、嘻绨帕、麻珙井嘻、胡胡、依伙、呷比、罗斯、具毕、勒助、勒格、蒙诺、咪井、拉打、卜古。马边彝族的食物以苞谷、荞麦、洋芋为主,以豆类、油麦、元根萝卜、青菜佐之,自成民族风格食品有荞麦粑、苞谷粑、泡水酒、砣砣肉、酸菜汤等等。

    彝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也十分的丰富,截至200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56058.7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05228公顷,疏林地5370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顷,灌木林地1650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顷,其它林业用地1275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3712268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477016立方米,防护林蓄积8843239立方米,薪碳林蓄积92936立方米,散生林蓄积104636立方米,四旁植树蓄积232590立方米。境内林木有40科109种,优势树有冷杉、香樟、丝栗、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马边槭等。森林覆盖率44.2%.......

    如果您有幸到彝族区游玩,一定会感受到别样的风情。

罗芮彬(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