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因树得名、因药成市、因酒扬名。历经2100多年的风霜洗礼。今天,54万樟树儿女在这片12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继往开来,正以“明星城、工业市、科技园、旅游地”和“药都、酒都、盐都”的风采昂首再造新辉煌。 1.文化积淀深厚: 樟树,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距今4500多年前的樊城堆遗址,记录了远古先民刀耕火种的奋斗足迹。这里是江西省县(市)古文化遗址最多的地方,现在墓葬、古建筑、石雕、碑刻、革命文物保护点1000余处,其中筑卫城遗址城廓宏大,造型奇特;吴城商代都邑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定论,被列为“20世纪全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并入选国家文物局“十五”期间50处大遗址重点保护项目之一,排名为第一类共同21处中的第8位。 作为声震八方的“药都”,樟树是以药物养生延寿为精髓的道教灵宝派创派之地,其始祖葛玄早在三国时期就在阁皂山采药炼丹,开创樟树药业之先河。此后,“药都”文化千锤百炼,孕育了药都独具魅力的药文化景观;葛玄命名的八卦图式百草园,葛玄捣药用的“丹井”、樟树药界祭祀药祖的三皇宫、巧匠如云的百年药店、古色古香的药王街,交易火爆的大型中药材城……樟树境内的阁皂山素享“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美誉,唐代被封为“第三十三福地”,宋时与龙虎山、茅山并称全国道教三大传录圣地,道家羽士争相归隐,名医名家乐此不疲,其道教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名噪天下。方圆50余平方公里的阁皂山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83.4%,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超过国家一级标准。这里峰峦叠嶂、泉岩奇特、古木参天,钟灵毓秀的山水吸引了朱熹、文天祥、颜真卿、解缙等历代名士纷纷躬临其盛,且留下诸多题咏,使 “ 道灵、药灵、山水空灵”的阁皂山更加名声卓著。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今天的樟树儿女,更赋予自己璀璨的历史和秀美的山水以十分迷人的时代内涵:江南商都吴城文化博 览园、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紫阳书院等被重新修建;以朝药王、访药店、观药景、逛药市、品药膳为内容的药都特色旅游休闲、保健有机融合;阁山赣水的天成胜迹与药文化酒文化欣赏、道教朝拜等旅游项目交相辉映。 2.自然环境优美:
樟树处鄱湖平原与赣中丘陵过渡地带,属无震区。境内以平原低丘为主,构成从东南至西北呈马鞍形的倾斜走向。中部为冲积平原,海拔20—40米,占市域面积的41%;市内8水过境,形成滩涂近万公顷,水库、湖泊星罗棋布。
樟树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C;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64.9毫米;日照充足,全年日照率为43%;无霜期长,年均272天。土壤肥沃,植被好,森林覆盖率在24.1%以上;域内无工业污染,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发展前景广阔: 樟树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而且市域的土地、生物、矿藏、旅游、品牌五大资源优势趋强,发展现代化经济前景广阔。按照“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的发展战略,樟树市的开发重点是: a.以药材种植为依托,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鼓励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以制药企业为龙头,*大联强,组建新的制药集团企业;以中药材市场为先导,营造宽松环境,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完善产品优化升级质量管理服务保证体系,新产品开发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形成种、产、销一条龙产业链优势。 b.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信息产业和机电一体化的机械制造以及新材料等战略型、知识型产业。 c.樟树市域面积1286.77平方公里,不仅有41000公顷良田,还有20000公顷宜林宜草宜牧的三边地、滩涂、稀疏林地和7800余公顷可养水面,可供发展特种种植、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d.樟树生物资源丰饶,市域内有林面积31000余公顷,动植物种类繁多,可供食用、药用的量大,可重点开发生物工程、生化制药和新食品、新饮料。还可实施药酒联姻、药盐联姻,走美容益智、营养保健的开发之路。 e.樟树市境内的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煤炭、瓷土、卵石、花岗岩等,可开发氯碱工业、精细化工和建材业。 f.樟树旅游业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几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和山川毓秀的自然环境,将成为旅游业开发的热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