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整个县城,只有城北的农贸市场和后街有几处牛清汤摊铺。因为少而不贵,味道又鲜美,食客特多。哪怕清晨,哪怕夜深,总有与时俱吃的人们,为了那一刻的爽快而喝上一碗。小镇便荡漾着牛清汤特有的清香。 如今县城扩大了三倍多,牛清汤的店铺也遍及县城的东南西北中,价格也翻了十几倍。在人民广场和东山岭两地,牛清汤特有的清香和男女食客的惬意,已成为浦江县城特有的风景。
我常常看到一对对恋人、爱人,相对而坐,吹着热气,低头呷着牛清汤。偶尔抬头看看热气腾腾中的对方,那种雾里看花般的感觉,会让人浮想联翩。
我常常看到一老一少,相邻而坐,少的看着老的一口一口有分量地喝,老的看着少的小心翼翼地抿,那感觉是如此和谐温馨。
我常常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围桌而坐,几杯酒,几碗汤,几碟牛杂碎,喝得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人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有几次,我特意安排来客去喝牛清汤当宵夜。来客先是感到不可思议,看到那么多人津津有味地喝着时,就放心地坐下了。于是一口喝着地道的浦江黄酒,一口喝着鲜美的牛清汤。不喝则已,一喝就喝出了浦江的记忆和流连。
曾有几位江苏客人,先是拗不过浦江人的热情,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寒夜,从塔山宾馆温暖的房间里走出来,一路抖擞着来到东山岭的牛清汤店,没想到几口牛清汤入肠胃,几口黄酒下肚,身体便有沁入肺腑般的舒畅。
品尝美味的同时,疑问亦随之而来。牛肉到处都有,为何牛清汤浦江独有,且竟形成如此热闹的氛围和市场?答案,就连我这个地道的浦江人,一时也难以回应。
其实,对国人而言,具象到个体,或许人人都藏着一本美食心经。比如我,早在孩提时就体验过姑姑家的蘑菇炖鸡汤、姨妈家的葱油一股面和父亲在大年夜做的大猪头炖大块豆腐等美食,都是让人吃饱了还想撑的。现在想来,小时候体验过的美食味觉,如今再也难以复制了。
似水流年,人一生也注定不能品尝相同的美味。但纵观十余年的变迁,浦江牛清汤从少到多、从小摊到大铺,无不迎合了浦江人的美食情结,这几乎是共性的,可如此美食美景为何唯独浦江享有,不得不令人惊叹。
我曾到过祖国的不少地方,也品尝了不少地方的美食。如广东的煲粥煲汤、福建的荔枝蘸盐水、温州的海鲜汤园、苏南的姜醋大闸蟹等,都具当地特色;至杭州湖山广场的美食一条街,就可品味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彩美食;纵横四海,更有唐人街来自世界各地的缤纷佳肴,从中让人享受并陶醉于美食世界中的色香味形酸甜苦辣。
但我敢说,世上所有的美食佳肴,都难与浦江的牛清汤相提并论,凭口味、凭营养、凭价格、凭老少男女皆宜,浦江牛清汤堪称一绝。
自古至今,美食永远纷呈,美食永无背叛;哪怕战火,哪怕爱情,哪怕生死,美食永远忠实地慰藉着人的肠胃和心灵,给人以无限的激情和联想。正如“人生一世,吃住穿三事”,对要食爱食的人群来说,美食正体验着一种对生活的爱、一种对美好的追求,诠释着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内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