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的美味—酸菜红苕(3)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酸菜红苕,生活符号。
    在我们看来,像吃红苕这样的喜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果城,甚至是西充、营山、蓬安这些地方,这红苕要么混入稀饭里煮,要么置于干饭中蒸,或者放入烤箱中烘烤,还没有看到谁就着酸菜吃红苕。
而在阆中、仪陇、南部一带,如今人们吃红苕虽不用上酸菜,但食用酸菜的遗风,却保留了下来。上溯至1960年代,酸菜红苕在当地人的餐桌上却如一对孪生兄弟。吃红苕就必吃酸菜。久而久之,“酸菜红苕”这两种本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在当地人口中竟被喊得很响。
    56岁的张家莲家住南部县城,平时,上街买点酸菜煮面,是她很喜欢的一件事。11日上午,她到当地一市场转了一圈后,买上一篮子蔬菜,里面照例有一团酸菜。

  
    张家莲是地道的阆中人,一家五兄妹,她排行老三。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集体食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所在的居委会集体食堂设在一个叫毛家巷的地方。每天上午早餐时,她成为家里到食堂打饭的主力。“当时的早餐全是红苕,有很多还是烂的。”红苕蒸熟后就可以吃,人们到食堂领红苕时,拿个笤箕(一种篾制器具)就行了。
    红苕买回后,家人已将酸菜汤煮好。“将红苕按家庭成员的年纪大小分配后,一家人围着桌子就吃开了, 桌子中央放着一盆酸菜汤,汤里放有盐。每人盛一碗酸菜汤后,一口红苕,一口酸菜。”一般情况下,六七根红苕两小碗酸菜汤,足以让一名成年人吃饱。
如今,人们“不屑一顾”的红苕,却是当年的“主粮”。张家莲清楚地记得,一次为争吃,她将好几个小点的红苕分给弟弟,结果,弟弟发现后不依,为此,她只好“忍痛割爱”,和姐姐一起匀了两根稍大点的红苕给弟弟了事。

            
     实际上,当时把红苕和酸菜配在一起“套餐”的不只是阆中人,与阆中相邻的南部、仪陇一带也是如此。此外,以前曾属于南充管辖的苍溪县,以及如今的盐亭县,不少群众也习惯这种吃法。“酸菜红苕”成为了这一带人一种独有的“生活符号”。

格格殿下(2014-12-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