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在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密林深处,科考专家们在当地群众带领下找到一处平地凹陷的、圆似平镜般的湖泊,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地池”。
这个地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一个火山口?科考专家对其进行了综合会诊。如果能确定地池就是火山口,那么这种在平地上凹陷形成的火山湖泊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通过深入分析,科考专家们一致断定这个平地湖泊其实也是一个火山口,相对“天池”而言,叫做“地池”。
地池位于阿尔山天池东南约6公里处,海拔1123米,呈椭圆形,长轴为北东向,长150米,宽100米,面积为1.25公顷。地池是火山熔岩冷却收缩,凹陷而形成的火山口湖,因水面低于地平面而得名。
火山口是由于火山顶部喷发时形成爆炸而出现的凹陷部分,位于火山锥顶,口大底小,呈漏斗形,如果火山口与地下水相通就可以形成湖泊,成为“天池”或“地池”。
地池是阿尔山众多的火山湖中唯一低于地平面的凹陷型湖泊,属于典型的玛珥湖,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既没有河流注入,也没有河道泄出,形成一种封闭式特殊类型的火山口湖叫玛珥湖。玛珥湖是由上涌的岩浆与地下水相遇相互作用发生爆炸而形成的,玛珥湖周围的火山口壁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高,顶部比较平缓;湖水清澈平静,水深数十米,也有的湖中无水成为干玛珥湖。
阿尔山境内有7个保存完好且规模较大的玛珥湖,其中地池比较特别,它并不具备围渣,仅是在地面下成池的玛珥湖。
地池总体形态呈椭圆形,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10万年。像地池这样的平地凹陷火山湖泊,全世界只有非洲地区发现过,它的形成过程非常独特。
绕湖走上一圈,脚程快的用不了十分钟。全程陪伴你的,只有蓝天上静静飘过的白云和一池清澈的湖水。偶尔从林间深处传来几声鸟鸣,打破清幽的氛围。同去的旅友,禁不住扯开喉咙,放声高喊几番。喊声在湖畔林间传送片刻,就似乎被周边的青山绿水吸收殆尽。同伴笑称在这里引吭高喊,可以吐尽在繁华都市里积郁的一腔浊气。池边倒卧的白桦,无言诉说着生命的轮回。在这里,自然的原生态是如此安详地存在着,涤荡了所有世俗的烦怨愁思。
隐形的仙女,希望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足音,不致扰乱你宁静的家园,惊醒你已沉睡万年的清梦。
更多精彩尽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