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的经济概况

家乡区县: 山西省中阳县

中阳县的经济概况

1、煤为工业龙头 带动主导产业

      中阳县位于山西省河东煤田中部,含煤面积179平方公里,煤炭探明储量16.9亿吨,以焦煤为主,煤质优良,易开采。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本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十年中,本县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系列工业,以采煤为龙头,建立包括洗煤、焦化在内的工业生产综合体,带动电力,冶炼、铝土、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迅速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990年原煤产量53.75万吨,焦炭产量11.13万吨,比1980年产量分别提高165%和113%,精煤产量1.28万吨,为新增产业。上述三项产值1013万元,比1980年提高68%。煤炭生产的先导作用,带动了工业其它产业的发展。1990年工业总产值12232.43万元,比1980年提高8.2倍;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41%提高到61%,在煤炭工业的带动下,以煤炭生产为主体的乡(镇)村企业迅速崛起。1990年乡村企业总产值达3877.1l万元。为1980年的14.5倍,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30%,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十年经济发展的实践,显示了煤炭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龙头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建设生态农业 发展粮林果牧

      县西的黄土丘陵地区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是本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本县主要种植农业区。这里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处于恶性循环,导致了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人民生活极其贫困的局面。1979年以来,本县把治理流域,建设生态农业作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区内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来抓。在历年零星治理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续治理的原则,按照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治坡与治沟结合、治理与致富结合的方针,采取户、专、群,人、机、畜一齐上的手段,实行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中心,发展粮、林、果、草为重点的方案展开治理。到1990年底,完成治理面积达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6%,流域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山、水、林、田、路综合布局初具规模,加之采用机耕、地膜、丰产沟等旱作农业科技措施,区域内蓄水、保土、增产、创收效益开始体现。本县东南大面积的土石森林区,气候冷凉,牧坡广阔,是本县重点发展牛羊大畜和油料种植的地区。十多年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集体个人发展上述两项生产,并引进良种,改良传统畜种、品种,机播牧草,改良天然牧坡,建立牧草良种繁殖基地,加强病疫防治工作,使两项生产有了大的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两个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全县的农业经济的大发展,到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653万元,比1980年提高2.53倍,农村人均收入463.9元,比1980年提高8.8倍。

郭荣(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