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家大院(三)

家乡区县: 山西省灵石县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完美地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成为传承中华古老文明、传递中国灿烂文化的不朽杰作。[4]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在古建范畴,它的艺术内涵可谓贯穿种种,无所不包。
王家大院的选址。一是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占据静升村北山的黄土高坡,背阴可以阻挡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二是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可保证宅居地 “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既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三是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夏日层峦叠翠,冬来银装素裹,一幅美妙的自然山水画尽收眼底,实为理想的宅居宝地。
王家大院建筑融历史、哲学、力学、美学为一体,多采用前院为木构架形制,后院为两层窑楼,底层为前檐穿廊的窑洞,二层为梁柱式木结构房屋的整体建筑形式,构成了典型合理的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且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及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形式多样,做工极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汉族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其院落布局,虽大都为多进式院落,但样式多变,组合得体,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王家大院整个建筑设制,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体,既遵循了汉族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又合乎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同时还在建筑的局部和细微之处,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又一大特色。如此种种,将大院建造成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的艺术大殿堂。外观,堡墙高筑,顺物应势,形神俱立,气宇非凡。入堡观览,庭院深巷,曲幽多变,巧妙连缀,有如迷宫。真是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在保持北方地区汉族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卓越的个性风采,不愧为中国汉族民居建筑艺术精品。[5]

Beautiful Dream(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