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状元之武状元王元浩

家乡区县: 青岛平度市

     在古代,自从实行科举制度后,文状元难考,武状元也难中。然而,在我们青岛这片土地上,培养出了两位状元,宋朝文状元蔡齐,清朝武状元王元浩。

     王元浩,字海如。王元浩平时喜欢读书,而且对历代兵书最感兴趣;自幼便开始习武。更所谓是文武双全!他善于实践,通晓阵法,精于骑射。王元浩小的时候,为了学文练字,他常常到河边僻静处吟诵诗文,用芦柴当笔练习写字;为了习武,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练习刚从师傅那里学会的拳法套路。无论酷暑严寒,从来没有间断过。人们见他小小的年纪如此刻苦,便问他,王元浩认真地回答:‘练好本领才能为国出力,为百姓造福。’对于小元浩的回答,人们在惊叹之余,都预见他长大成人后一定会有大出息。”

     话说在王元浩殿试时,他一下举起了360斤的石志,舞动60斤重的大铁刀,当场被雍正帝钦点为“武状元”。他被封为武状元后,从不收受贿赂,伟人刚正不阿,王元浩对部队严格要求,对驻地民众体贴关怀,使洞庭一带相安无事。而且王元浩勤于政务,廉洁清正,没有为后代留下多少家产,他对子女的管束也很严格,教育他们要耕读习武,忠厚传家,绝不能仗势欺人,横行乡里。

     他不仅武功了得,而且对火炮等新式武器很有研究。为了提高他统领的洞庭水师的作战能力,在已掌握的火器知识的基础上,他又研制出了适宜水战用的火炮。这种火炮威力很大,但是掌握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尽快让官兵们掌握这种火炮的要领,王元浩亲自编写绘制了《火器图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用在他身上很是得当。王元浩不想只做一个武夫,所以文武兼备;他不想只是一个武林高手,所以参加了考试成为状元。

林文倩(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