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鲤鱼灯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碣石五岳朝天舞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对研究碣石卫的历史人文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是一项集体操作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被列入汕尾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惠州府志》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碣石地处闽粤之间,负山阻海,地势险要,始设卫建城。当时碣石卫“统辖上、中、下、左、右内五所和海丰、甲子、捷胜、平海外四所共九所,统领步、骑、弓、水军5600员”。碣石“五岳朝天”是当时驻守在碣石卫城的军人传人的,后逐渐融入当地民间,被民间赋予神的色彩,并代代传承,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清光绪年间黑旗军首领、民族英雄刘永福任碣石总兵时,“五岳朝天舞”达到鼎盛时期。刘永福认为这是一项既能强身健体又象征团结、统一、吉祥如意的活动,极力提倡舞“五岳朝天”。
碣石五岳朝天舞是由五条鳄鱼和一只背负如意护卫方玉印的麒麟组成的一个灯舞队伍。因“岳”与“鳄”同音,故用五条鳄鱼来代表泰山、恒山、嵩山、华山、衡山五岳。麒麟代表天,从而演化出了“五岳朝天”的典故。传说鳄鱼是水中之王能驱邪镇恶。麒麟是岁星散开而生成的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有“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之佳兆,又寓意舞麒麟能为人增福添寿(谐“兽”音),故五岳朝天舞被人们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并被人们接受和传承,演绎成为现在碣石镇最富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碣石镇每年冬天都组织青年人练舞“五岳朝天”,准备于次年春节至元宵期间在碣石各村、社闹春。
碣石五岳朝天舞中的鳄鱼和麒麟均用竹篾扎成骨架,贴上薄棉纸,加上彩绘。其鱼身高约1米、长2米,麒麟身高2.8米、长3.2米,两者内空,只是在鱼腹处装上一支竹棒和装上安插火烛的装置。表演时,由一个人左右手上下交替高举舞动,一人等待轮流代替。鱼身左右摇摆,来回穿梭,活象在海里游弋一样。配有大唢呐、大锣、大鼓、大钹等伴奏打击乐。同时又有“五福头”伴舞,吹奏的都是正字戏昆牌子中的大吹牌子。音乐雄浑豪放,舞蹈热情奔放,使场面生动活跃、威武壮观。夜间点上烛火舞动更加神气活现、光彩夺目。“五岳朝天”象征吉祥如意、天地人和、河山统一。因此,五岳朝天舞灯队伍所到之处,均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碣石五岳朝天舞主要特征是鳄鱼和麒麟共舞,别具一格,构成与众不同的传统地方特色画面。是碣石镇每年春节和重大庆典活动的主要节目。解放后还多次参加陆丰县、汕头地区和汕尾市的文艺汇演,受到广大群众和上级的肯定。它历史悠久,对碣石卫的人文发展历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碣石人民向往祖国统一、时和世泰、吉祥平安的精神寄托;舞动时动作协调一致,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其威武雄壮的气势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是一项集体操作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同时也为庆典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我的个人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是http://wm23.cn/wrh0302 我的个人梧桐子主页是http://www.wutongzi.com/uc/38324513.html 我的个让人博客主页是http://blog.sina.com.cn/u/5282874393 

王锐浩再奔跑(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