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历史文化名人(二)

家乡区县: 天津市宝坻区

雕塑大师刘元 刘元(1240-1324年),原名刘銮,字秉元,宝坻刘兰庄人,元代历史上最杰出的雕塑大师,代表着元代雕塑艺术的巅峰水平,开启了雕塑艺术中外交流的先河。《元史·方技传》载:“有刘元者,尝从阿尔尼格学西天梵相,亦称绝艺。”刘元一生雕塑众多佛像,作品造型精美,气蕴生动。晚年名声大震,深得元朝皇帝嘉许,规定只许为朝廷御用,“非有旨不许为他人造像”。刘元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至今,在山西晋城仍存有刘元雕塑的二十八星宿像,在北京府右街仍有刘銮胡同,足见刘元当时的影响。

一代名吏袁了凡 袁了凡(1533—1606年),名黄,号了凡,浙江嘉善人,明万历年间宝坻县令,后官至司马郎、太常卿。主政宝坻期间,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对天文、术数、水利、兵书、政事、医药等多有研究。曾在宝坻推广水稻种植,并著有《劝农书》一部;一生著述颇丰,所著《了凡四训》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在佛学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科举奇观李半朝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百余年间,宝坻林亭口李氏家族先后有70余人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民间遂有“李半朝”之称。其中,以李光庭、李菡最为杰出。李光庭官至黄州知府,所著《乡言解颐》系统介绍了宝坻乡土民情,学术价值极高;李菡官至礼部尚书,是李氏家族中官职最高的。李家世代崇尚读书和科举,为官亦多清廉,为宝坻人所乐道。
一代名臣杜阁老 杜立德(1611-1691年),字纯一,别号敬修,宝坻梁城人。阁老是明时对入阁办事的大学士的称呼。杜立德在朝为官几十年,被人称为阁老,康熙皇帝称赞杜立德“秉性厚重,行事正大,直言敷奏,不肯苟随同列,可谓贤臣!”曾主持编写《太宗实录》,并于康熙年间主持修编《宝坻县志》。围绕杜阁老,民间流传有众多历史故事。

我爱我(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