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皇寺的传说代代传(一)

家乡区县: 西安市高陵县

崇皇寺位于高陵县崇皇乡,系历史名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曾有诗云:“崇皇古寺昔年留,地势灵龟载瑞楼。左边青龙高数丈,右边白虎如斗牛。朱雀楹门立岸口,后边玄武靠山丘。翠柏林中生太子,金銮殿上辖诸侯”。

传说之“柏柢蟠龙窟”

相传西汉初年时,汉高祖刘邦的妻子薄姬有了身孕之后,由于吕后的嫉妒,便出宫住到了高陵一带。后来,在这里的一棵古柏树下生下了一名男婴,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出生于高陵的明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的吕楠的一首《崇皇寺》诗道:“寺额崇皇产异香,汉文诞此幸明皇。相传柏柢蟠龙窟,正在泾阳与渭阳。”诗义是说,汉文帝诞生在崇皇寺的所在地,并明确指出了具体地点“柏柢蟠龙窟”。

传说之“重皇寺”

有关崇皇寺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相传汉文帝诞生于此,后来唐明皇又来此,先后有两位皇帝来到这里,所以名重皇;其二是传说唐明皇曾两幸于此,故又名重皇寺。到了宋初,宋太宗敕赐名“崇皇寺”,寺内有瑞楼云塔。《高陵县志•祠庙志》原文云:“崇皇寺为宋太宗敕赐名额。唐初置,在县西南申村。内有阁,当重丘之上,夏日居之不暑,又名纳凉阁。”宋县尉赵天佑的《崇皇寺》一诗中描绘了当时崇皇寺的景象,“孤塔穿云外,双林倚日边。禅关有遗恨,翠柏晚多烟。”到了明代,又重修崇皇寺,并立有石碑。

传说之“泾河北岸的老渡口”

相传崇皇寺在秦时,为泾河渡口之一,建有官舍。崇皇地区的兴盛,不仅因为崇皇寺,也因为它处于泾河的北岸,曾是渡口。崇皇作为渡口的时间,现已无从考证,然而,这里曾经出土的遗迹,证明了崇皇作为渡口的历史。1970年时,崇皇乡东边的桑家村村民,在距崇皇寺400多米远的地方打井时,掘出一搜古时的船只残骸,除此之外,崇皇地区还出土过铁锚残骸等,足以说明这里曾经是紧邻泾河北岸的渡口。 生长在高陵的人们很重视崇皇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珍视崇皇寺遗址及其相关传说,使得它们历经千年仍代代相传。

我是杨阳,我为家乡高陵代言,感谢支持!

我的个人网页:http://wm23.cn/yang1466685298

我的梧桐子:http://wutongzi.com/uc/69824484.html

 网络营销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4851.htm

 

记忆里的蓝精灵(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