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日常生活饮食习俗
饮食习俗 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风俗,并以独特的民族特色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饮食习惯的形成大致经过了自然饮食和制作饮食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使人类在饮食上发生的质的变化。在满足生理食欲的要求之后,增加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吃好、吃香、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体力、智力,以延年益寿。通过科学考查,可知,早年的中国猿人就已经会使用火了,几万年前的人知道用烧热的石片烤吃食物,也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人会制造彩陶,公元前2000年已能制造黑陶,并已有一种供烹饪用的器皿。可见,饮食风俗可上溯数万年,有文献记载是从夏朝开始的。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无论主食、副食都趋于精、细、香、优的方向发展,在主食方面,许多游牧少数民族,以肉类为主食逐渐过渡到谷物为主食或肉于谷物并重。以前,北方很少以大米为主食,南方很少以麦面为主食的现象已在改变。饮食消费方式上,一般都是一日三餐制。平时讲究吃饱、吃好,节假日讲究吃香、吃出花样、特色、喜兴来。
地方、民族风味 在中国的饮食习俗中,有诸多流派和地方风味。著名的八大菜系有:鲁菜、川菜、扬菜、粤菜、湘菜、闽菜、徽菜、浙菜、京菜和泸菜颇受人赞扬。这些大菜原来仅限于小范围流行的风味食品,后来,走进大小餐馆,寻常百姓家。这些风味菜肴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具有地方风味和民族的特色的中国餐馆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餐馆在美国就有25000家;在法国巴黎1600家;在荷兰3000家;在比利时有3000家;在英国4000家;在马德里81家;在维也纳70多家;在罗马10家;在加拉加斯50多家。在国内,对具有民族风味、地方风味的菜肴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使民族风味的菜肴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趋势。
天津市宝坻区的宝坻,历史悠久。在源远流长的创世之河中,淳朴的充满智慧的宝坻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高超精湛的饮食工艺,创造出各种精良的饮食之作,使人们的生活,由原始粗糙渐入精细繁盛,为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与乐趣。宝坻的人们,平时一日三餐,有稀有干,来客时,设宴款待,节日、时令饮食品类繁多。特别是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已成旅游村,设有农家院和农家饭。为了游客吃好吃美农家饭,就要系统地发掘整理各种农家饭菜,以保农家饭的原汁原味。
如宝坻的贴饽饽熬小鱼:宝坻贴饽饽熬小鱼在京津唐一带享有声誉,久盛不衰。历史上宝坻易涝,盛产鱼、虾、蟹、蚌。贴饽饽熬小鱼是宝坻人们平时的一道家常饭,具体做法是:锅内放入少量食油,待油热后,将洗净的小鱼均匀地撒在锅内,待水汽蒸发后,煎成黄色嘎渣,用酱、酱油、醋、葱、姜、蒜、花椒、大料、糖和水烹之,加入适量盐,再将事先烫好的玉米面做成饽饽沿锅贴在鱼汤的上缘,烧熟后,揭开锅,小鱼鲜嫩,饽饽香脆可口,人们一见会食欲大增。贴饽饽熬小鱼制作方法简便,俗称一锅掀。
熘饹馇:用宝坻特产的六瓣红大蒜、当地最有名的林亭口饹馇,也可用杂豆面自制饹馇。做法:饹馇、虾仁、火腿、木耳、青菜为主料,饹馇切成菱形块,火腿切丁,青菜改刀,木耳手撕一下,蒜切片备用。锅放底油,将葱花煸出香味,加主料,出锅前再放蒜片,关火后放入适量盐、味精、鸡精、香油等即可。其特点是蒜香浓郁,质感滑嫩,地方风味突出。
葱花饼:制作葱花饼主料有宝坻特有的三辣之一大葱和面粉,配以精炼的猪油渣为副料。制法:先将面粉加水和好备用;大葱油渣切成沫,加入盐、味精、鸡精、香油等拌匀,卷起做圆形饼,锅内擦油,将饼烙成两面成金黄色,出锅改刀装盘即可。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葱香浓郁,是宝坻人们的家常便饭,菜饭合一,省工省事。
螃蟹卤过水面:过水面和热面汤家家都会做,在此就不在描述了,单说螃蟹卤制作方法:将螃蟹洗净去盖,盖内拨出蟹黄去掉蟹胃,再将蟹腮去掉,蟹身放到盛器捣烂过滤去渣,然后将盖内蟹黄放到一起,也可放入适量的鸡蛋,加盐搅匀,锅内放底油,葱姜蒜炝锅调汁,当汁开锅后,放入蟹汁,关火后加适量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蟹卤拌面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螃蟹饺子:饺子馅制作与做螃蟹卤相同,将螃蟹处理好后,也可加鸡蛋和少许韭菜,入调料搅匀,把饺子皮捏成筒状,将蟹汁灌进去封口,蒸、烀、煮都可。螃蟹饺子入口鲜而不腻,实属宝坻的饮食特色。用蟹汁还可做蟹羹,蒜末姜末酱油醋调之即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