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历史文化钩沉(四)

家乡区县: 天津市宝坻区

沧海桑田 考古表明,宝坻古时曾为海域,约六七千年前退海成陆。早在新石器时代,这方土地已被先人开发利用。此地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宜耕、宜渔、宜狩。勤劳、朴实的历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战国秦城 秦城遗址位于宝坻城南,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秦城建于战国晚期,是燕国为防御齐国入侵建的戍城。现城垣遗址高3-6米,四周长度共3000多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秦统一后,秦始皇东巡曾两次驻跸于此,故称秦城。秦城内外,景色优美。其中,尤以“秦城烟柳”最为著名。“秦城烟柳”为宝坻古八景之一。
榷盐院 榷盐院即主持盐业生产和贸易的官方机构。俗语云“先有榷盐院,后有宝坻县”。公元十世纪中期,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巡视宝坻一带,“相其地(宝坻)高阜平阔,因置榷盐院,谓之新仓,以贮其盐”。至辽时新仓榷盐院已掌理渤海、镇城、海阳、丰州数处盐务。盐业的发展带来了宝坻的繁荣。

我爱我(2014-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