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居香肠——远销海外的秘密
身在礼仪之邦的中华儿女,自古就有远行后携带当地特产回到故乡馈赠亲友的习惯,来到大名古城游览,如若说要带走什么的话,那么当地百姓用以迎宾待客的必备佳肴“五百居”香肠绝对是最好的送礼佳品。
位于老城内道前街路北的五百居香肠,创业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先在官府当厨师,后见大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饮食业发达,可做生意。于是他便在城内道前街关帝庙西边开设了店铺,制作香肠及熟肉制品。 因大名府距济南府约五百里,故取名为“五百居”。而五百居香肠的特点便是:味道鲜美、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醇厚浓郁、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久,独具一格。以此即便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其仍是当地馈赠亲友,行销方圆数百里的名贵食品。经久耐放,就是炎夏也不腐不蛀的特点更是让其在近几年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
-馓——不能错过的传奇美食
顺着整齐的青石板路一路南行,便来到了大名府中最有名的“小吃圣地”——南关口,对于异乡的吃货们来说古城南关口无疑是此次美食之旅的终极圣地。勤劳善良且善于钻研美食制作的南关人几乎早已将大名府的美食做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历史。
在这里有历史的印记、有民族的融合、也有时代的变迁。但是为之不变的还是大名人对于饮食文化的追求。
“到西安不品“老孙家”的羊肉泡馍、到保定而不尝“李记”的冰糖葫芦,来到大名府不去南关馓铺喝碗馓,那您真是白来了一趟大名府呢。”说起南关的招牌美食,首屈一指的便要数位于老城南关口的馓铺了。
大约清末民初的时候,南关老俵丹金玉做馓走街串巷卖,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馓锅和炉子,一头挑着羊肉卤子与碗筷馍馍等,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每年秋季开卖,入夏停。他做的馓味道好生意颇佳,经济有了盈余后,在南关开了一间门脸的馓铺,以经营馓和鸡肉卤面,这两种小吃,都是南关美味早餐的首选,可惜鸡肉卤子面已失传绝迹,难尝美味。丹金玉后来又把馓铺交给了丹三爱继续经营。再后来羊群接着干,因做馓的技艺精湛而名声大噪,生意达到极盛,现在传到丹波、丹家友,已历五代。
其实把“喝馓”改成“吃馓”似乎更准确些,虽说馓与饭后饮下的下食的汤水不同,但大名人一律说是“喝馓”,而不说“吃馓”。因为朴实的大名人认为,馓这东西确实是连汤带水,吃起来唏唏溜溜如同喝粥一般,所以这里就索性原汁原味的说“喝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