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才女——苏绘的土织布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苏绘织锦布艺,渊源流长,早在1650多年前,最早发明织锦技艺的女工艺家苏绘,在她织就的《回文织绵璇玑图》上将这一古纺技艺体现的淋漓尽致。苏蕙已是聪明、智慧、爱情、家庭幸福的代名词,从古至今,影响深远,特别是频临绝迹的苏绘织锦技艺,仍在苏蕙家乡¬——武功一带广泛传承。
千百年来,才女苏绘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唱,她的织绵技艺更是薪火不断代代相传。在关中一带,尤其是在苏绘故里,每逢谁家嫁女,母亲都要织出花色各异的手织布床单作为女儿的嫁妆,同时也将织布技艺传授给女儿。嫁妆即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也体现了母亲的勤劳和智慧。女儿也要亲手织出许多8寸见方的小手绢,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婚礼当日,男方亲朋好友争看嫁妆、争抢手绢的场面,使婚礼显得分外喜庆而热烈。
苏绘织锦技艺千百年来就是通过母女、姐妹之间手传帮带,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人们相传的不仅是织布技艺,更多的是对苏蕙的敬仰和爱戴,是对苏绘爱情故事的赞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手织布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度退出人们视野的手织布又悄然兴起,又一次温暖着我们久违的记忆。
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就坐落于苏蕙故里的武功县城,以 “苏蕙” “苏绘”名字为注册商标,注册资金1000万元;自2005年8月成立以来,以传承织造工艺、弘扬古纺文化为宗旨;以把民间织造精髓变成产业,推向世界,全力打造中国手工布艺第一品牌为己任;以扎根农村,让千家万户的百姓在苏绘产业的带动下实实在在致富为目标;以苏蕙传承的民间艺术大师及纺织工业学院教授为研发组成员,采用“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管理模式,始终坚持用智慧不断创新,用手工创造价值,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挣到钱为经营理念,努力将这一古纺奇葩发扬光大,将这一产业惠及全人类。
合作社创建以来,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苏绘手织布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评价,省、市领导也对苏绘手织布这一产业解决农民增收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绘手织布系列产品2006年11月,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荣获“后稷特别奖”;2007年苏绘手织布床单送给了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 2009年9月苏绘牌手织布被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评为中小企业名优产品;2010年5月,苏绘手织布再次送给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评价。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原任省长袁纯清亲临苏绘专业合作社视察时,对苏绘手织布这一产业解决农民增收给于了高度的评价。2010年11月“苏绘”、“苏蕙”牌商标被陕西省工商局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10年12月苏绘牌手织布系列产品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2011年6月陕西省文化厅命名“武功苏绘土织布技艺”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元月,苏绘专业合作社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几年来,合作社始终坚持心系大众、发展为民的指导思想,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除了在武功县带动9个乡镇128个村子10000多名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外,并且在永寿、兴平、蓝田、户县等地分别成立了苏绘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分社,解决了7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合作社免费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质量指导,免费为织户垫付原材料款,而且全部回收织户产品,使织户不用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在手工布艺产业的带动下,现在每人每年可织布800-1500米,人均年收入7000-9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苏绘手织布产品以柳条、彩条、方格、提花四大系列为基础,以22种基本色线配色成花,经过72道传统纯手工艺精纺精织,保持了传统的苏绘织锦布艺自然天成的风格韵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中手织布。近年来,公司已开发出了苏绘手织布床单、被套、家居服、衬衣、围巾、保健按摩拖鞋、龙凤鞋、手编手绣工艺鞋等八大系列,100多种花色品种。
为使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合作社以苏绘传承的民间艺术大师及纺织工业学院教授为研发队伍,为适应市场发展与消费需求,研发小组先后开发出了“喜上眉梢”、“人间彩虹”、“步步高升”、“双喜临门”、“喜上枝头”等花色品种多样的系列产品,其中“肩颈耳孔百草枕”“肩颈百草生态枕”“保健按摩拖鞋”等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西北乃至全国手工织造行业处领先地位。系列产品的研发,不仅使生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且使产品质量有了坚实的保障,而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苏绘专卖店”在全国一些省、市、县的陆续加盟建立,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上升,苏绘手织布系列产品,以其良好的信誉和可靠的质量,以及健康的天然品质、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民族图案,倍受中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近年来,苏绘手织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始终坚持以文化铸就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到了品牌带动的示范效应。合作社为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有一个新的跨越,计划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征地300多亩,投资1.5亿,兴建“关中苏绘手工艺文化产业园”,即设计、研发、展示、演示、培训、销售、观光、旅游、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园区 基地 农户” 的经营模式,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


建成后的《关中苏绘手工艺文化产业园》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纺织史的博览馆;世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基地;全国青少年的教育训练基地,而成为关中经济带的一道亮丽风景,具有鲜活特色的产业动态旅游景点。使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形成良好的产销链,达到永久、持续、蓬勃健康的发展势态,引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迈进,努力打造全国特色产业的典范。

小小ing鱼(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