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椽头蒸馍介绍
蒲城椽头蒸馍是陕西省蒲城县著名小吃。传说已经拥有上百余年历史。
蒲城椽头蒸馍形状与制作方法都较特别。因成品上圆,周方,底部齐槎,如一切断的椽头,所以取名椽头蒸馍。制作时须反复揉搓,并用木杠反复压,目的在尽量减少水分,
蒲城县城有位叫刘义芳的老厨师,他从小学厨,做过多年的椽头蒸馍。据他的记忆中,以往县城里卖椽头蒸馍,最出名的要数姓邵、姓林两家。姓邵的是祖传,卖了不少代。那时他们都是自家磨面,用石磨子,选上等小麦,以县内尧山以南,而且是苜蓿茬口的为最佳;先淘净、擦干,入瓮一天,口咬粒酥时再磨;去掉土泥气味大的头道粉不用,专用二至五道好粉。天天半夜起来做馍,大杠子压了,小杠子又压。那案板紧贴着的墙上,打有一个洞,专门用来支撑压面杠,压杠子时,人坐在外边一头,使出全身力气挤压那面团,一遍又一遍,干得浑身是汗。切成圆锥体馍形后,大头向下,置于热炕上,加盖棉被,待自下而上发过原体高的一半时,将小头朝下继续发,发成圆柱体后上笼,用大火蒸熟。他们的馍就是好,不用出门,不须吆喝,很快就卖完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蒲城椽头蒸馍所以珍贵,同做馍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分不开。
旧中国时买卖蒸馍,一般都是数个个,没有用秤秤分量的。可蒲城椽头蒸馍不同,从来都要用秤秤,流传一句民谣说是“蒲城的 质量之好,名声之大。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蒲城椽头蒸馍已经走入市场,成为过往蒲城游客必购的地方名贵食品。
希望蒲城椽头蒸馍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与时共进,制作得越来越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