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的嵩口镇

家乡区县: 福建省永泰县

嵩口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203、103的省道贯穿境内,是永泰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总面积2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2.43公顷,林地面积2.18万公顷;果树面积2.8万公顷,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26万。

嵩口镇境内山峦起伏,峰谷相间,地势险峻。东面的鲤鱼上天(山名),海拔1533米,东南面的乌石山海拔887米,西面的白岩尖海拔1608米,南面的东湖尖海拔1681米,为嵩口镇也是永泰县的最高峰。嵩口自古即被称之为永泰的南大门。1949年8月2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即由此挥师东进,解放县城,挺进福州。

2008年12月23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介绍,自2003年以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有251个。嵩口镇是福州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古镇。福建省获此称号的还有上杭古田镇、邵武和平镇。嵩口镇党委书记张培奋说,嵩口镇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古越先民活动。元至正年间设漈门巡检署,明初治所移到嵩口,俗称“嵩口 司”,当地至今流传“嵩口司铁印直行”的传说。民国5年,这里成立了全省首家乡级商会;民国15年自行发行纸币,设税卡和鸦片专卖局;民国27年设镇。嵩口早在南宋时就发展成小集市,元明时商业繁荣,并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赶墟习俗,成为远近闻名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

据嵩口镇党委书记张培奋介绍,嵩口镇此次能成功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源于其镇区仍保留相对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仅在嵩口镇区,60多座明清时期古民居仍保存完好。而在嵩口各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达百座以上。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称赞嵩口古民居“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据悉,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嵩口镇将出台专门的古民居管理办法,配合文物等有关部门,对古民居进行更好的保护。

基础设施方面,嵩口镇地处闽清、尤溪、德化三县交通要冲。境内有3条公路干线,2条林区公路,全长63公里。每天通往福州、闽清、德化、尤溪、莆田、闽侯江口和县内樟城、盖洋、莲峰等地的直达班车有18个班次。嵩口是县仅次于樟城的集市贸易中心。农历初一、十五为墟日,周围3县5乡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镇上,交换农副产品,最多时日上墟人数达5000以上,物资繁多,热闹非常。镇内有中学1所、小学43所、幼儿园1所、医院1所,以及文化中心站、影剧院、广播站、业余闽剧团等。文教卫生事业,具有相当基础。

2004年,完成镇区水泥路的拓宽改造1650米,完成大喜至白湾、村洋至月洲、溪湖至芦洋12公里水泥路面铺设,建成150米长的玉湖大桥、二中多功能试验楼和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feixua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0924877.html
我的新郎微博http://weibo.com/2971812253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71812253
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飞旋(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