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半朝①
清初李族为寒门,四子②课业苦耕耘;
金榜题名皆中举,入朝为宦报国民。
诗书簪缨传家久,代代皆出股肱臣;
峨冠朝袍床满笏,累世为臣逾百名。
渠阳自古多才俊,李家为魁占龙门;
官至半朝传佳话,誉满清廷砥后人。
① 乾隆至光绪的百余年间,宝坻林亭口李氏家族先后70余人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民间遂有“李半朝”之称。
② 是指宝坻林亭口李家第十五世李伟的四个儿子先后及第,均入朝为官。
广济寺①
辽僧弘演开山业,廿载广济始建完;
殿宇恢宏势巍巍,香火鼎盛意拳拳。
弘扬佛法积功德,善男信女了宿愿;
千年古刹广济寺,辽建楷模代代传。
①广济寺又称西大寺,由弘演法师开山立业,20年才建成。广济寺建筑风格独特,整体砖木结构,似繁实简,体制宏大,出檐深远。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专程来宝坻考察,称其为“辽建之楷模”。
宝坻评剧①
戏苑丛中一奇葩,发源寻常百姓家;
民间歌舞蹦蹦戏②,养济院里唱莲花③。
一生一旦对口唱,坊间艺人戏台搭;
天缘唱到宫廷内,赐名评剧成一家。
曲调流畅板腔体,京剧梆子得启发;
东西两路擂台赛,取长补短发新芽。
树大根深兴宝坻,枝繁叶茂多名家;
唱红大江南与北,一路芬芳满天涯。
①宝坻是西路评剧的发源地,一百余年来宝坻培养出了一批批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和无数评剧爱好者。
②是评剧的最早的称谓。
③最早的丐者演唱莲花落出自宝坻养济院。
赞袁黄①
一代名令袁了凡,知县宝坻整五年;
不阿权贵行善政,百姓福祉敢为先。
直言上官免赋税,拯民水火解倒悬;
海滨筑堤植“袁柳”②,河道建坝绝水患。
诲人课农重民生,《劝农书》③里留箴言;
激励士子举功名,文昌阁④外多孝廉。
《了凡四训》⑤传后世,齐家修身律己严。
名标青史贤县令,留芳后世美名传。
①字坤仪,又字了凡,江苏吴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始知宝坻县事。
②教导百姓沿海岸植柳树阻挡海水泛滥,逐渐变成堤防,堤上的柳树被后人称之为“袁柳”。
③袁黄在宝坻任县令时所作,本书从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八个方面对当地农业进行了总结。
④袁黄在城北百里河建栏水坝一道,壅水开沟入田,民受其利,时称“袁公坝”,并立碑记之。
⑤袁黄著作的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京东大鼓①
曲苑鼓坛一枝花,开在京东百姓家;
农民田间哼小曲,村妇倚墙侃笑话。
艺人谋生串街唱,换粮糊口赚零花;
幸有文斌②脱颖出,电台播演登大雅。
宝坻人民齐传唱,文化沃土育名家。
湘昆③老人创新意,鼓曲唱腔聚菁华;
传道授业育弟子,曲艺园中开奇葩。
非遗录上忝其名,名家名段誉中华。
根植渠阳三百载,大江南北犹唱它。
① 发源于天津宝坻的一个艺术曲种。
②刘文斌,宝坻人,京东大鼓艺人。
③董湘昆,宝坻人,京东大鼓艺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