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桥十八庙

家乡区县: 天津市宝坻区

人大都有怀旧情节。在宝坻人心中保存的对于宝坻古城的记忆中,“九桥十八庙”无疑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一座古城,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楼阁,已经很美了,更兼晨钟暮鼓、香烟缭绕,那境界,真的是高妙无比啊!
宝坻古城是建在一处高地上的。高地旁边,不但有众多的池塘,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百里河(穿城河)。古人崇奉水的灵性,也为了生活的方便,那些池塘和河流便被世代保存下来了。后来,城的四周要开挖护城河,这护城河的水也是引自百里河,最后又归于百里河的。一座小城,内有百里河,外有护城河,桥,自然就多起来了。
宝坻城内实际上有十一座桥。古人说“九桥十八庙”,是为了顺口,为了吉利。这十一座桥是:文明桥、武曲桥、漱润桥、阶升桥、云津桥、通津桥、升迁桥、迎魂桥、断魂桥和拱都双桥。这些桥始建年代不一,大多为木质结构。桥的名字都很美,也都有来历出处。文明桥、升迁桥建在文昌阁旁边,武曲桥建在真武庙脚下,漱润桥和阶升桥横跨泮池;云津桥、通津桥均建在百里河上,取义“天之骄子、青云直上”;迎魂桥、断魂桥都在城隍庙旁边,是阴阳两界的交通要道;拱都双桥确实是两座桥,两座桥均建在拱都莲池之上。十一座桥中,最美的是云津桥,双拱,汉白玉栏杆,两边桥头还各有一对雕工精细的石狮。

人世沧桑,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桥逐渐有了破损。清乾隆五年(1740),宝坻历史上的著名知县洪肇懋在疏浚护城河时,按照统一的规格,把这些桥统统改成了石板桥。
宝坻城内的庙,包括寺、庙、庵、观、祠、堂、阁、楼,共计二十五座。属于儒教的场所有六处:文庙、魁星楼、崇圣祠、烈女祠、忠义祠和节孝祠;属于佛教的场所共四处,包括广济寺、大觉寺、兴国寺和白衣庵。其中,广济寺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殿阁恢弘,飞檐斗拱,梁思成称其为“辽代建筑之楷模”;属于道教的活动场所共有五处,包括:三清观、玉皇阁、三官庙、真武庙和三教堂;属于民俗信仰的场所共有十处,包括城隍庙、关帝庙、文昌阁、天仙宫、马神庙、火神庙、灶君庙以及三处土地祠。
众多的宗教信仰场所体现了宝坻先人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强烈追求,也塑造了先人们严谨、朴实、勤劳、善良的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这些场所大都已经坍塌 堙没,但其中的许多观念仍然顽强地存留于今人的血液里,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近年来,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广济寺已经在原址恢复重建,大觉寺也将得到异地重建,宝坻人心中的那幅美丽的画卷大有重新变为现实的可能。

我爱我(2014-11-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